搞到了錢,鐵路的興建就將啟動,對此朱怡成也特意敲打了蔣瑾一二,話不用說的重,只是告訴他一切需要為大局考慮。
對于這些,蔣瑾自然心知肚明,他不是傻瓜,他非常清楚這件事對于自己意味什么,更何況福建案過之不久,鐵路這事極其重大,不僅是朱怡成重視無比,更關系到他將來位及人臣。
官做到蔣瑾這種程度,其實金錢對于他來講已經算不得什么了。蔣瑾最為期望的就是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名臣,從而在青史留名,而在名臣之路上,如果誰敢阻攔他,恐怕蔣瑾第一個就饒不了對方,這也是早就摸清楚蔣瑾心思的朱怡成之所以如此放心把這件事交給他的主要原因。
接著,朱怡成同蔣瑾聊起了鐵路分段建造的細節,蔣瑾的工部方面早就做好了預案,當即一一匯報。聽著蔣瑾的報告,朱怡成暗暗點頭,至少從預案方面他挑不出任何毛病。
正當朱怡成興致勃勃的時候,一個小黃門匆匆而來,上前同朱怡成輕語了幾句,朱怡成一聽頓時一愣,隨后神色中露出古怪的表情。
見此,蔣瑾知道肯定有什么事發生,但他作為工部尚書又不好問,知趣地主動告退。
等蔣瑾離開后,朱怡成讓小黃門把人帶過來,不一會兒提督四夷通鄧秉來到了偏殿。
“此事為真?”朱怡成不等鄧秉行禮完畢,就直接詢問道。
“回皇爺,臣這有琉球王的親筆信,還有何大人經通事處給皇爺的奏折。”鄧秉從懷中取出兩份奏書,隨后由小黃門取起交由朱怡成。
朱怡成接過后先翻開琉球王的親筆信,所謂的親筆信其實是琉球國太后所寫,并由琉球王簽字并蓋上國印。
其中的內容并不復雜,主要是寫了些自當年先王去世后,天朝不計前嫌寬恕了琉球之罪,并派大臣教導新王,大力扶持琉球。這些年來,在天朝照顧下,琉球國不僅收復北方失地,整個國家更是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呈現百年來難得之氣象。
之后,國內有奸臣做亂,虧得天朝替琉球撥亂反正,及時制止了一場災禍,使得琉球王室能以延續,作為藩國,琉球上下無不感激天朝之恩。
隨后,琉球王表示,自己乃小國之主,才淺德薄,居國主之位如履薄冰,之前國中之亂已顯其不適居國主之位,同時國主歷來對于天朝向往,心往于大明,愿意為琉球百姓計,以舉國并入大明,去其忘位,僅以普通人身份前來大明居住,愿世世為大明之臣。
信中言詞真摯誠懇,足以見其拳拳之心,等看完這封信后,朱怡成不由得有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