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出了何事?”阿扎蘭詫異問道。
當即,怡親王就把朝鮮出事的情況和阿扎蘭講了講,當阿扎蘭聽完后,他的表情同樣露出了之前和怡親王一樣的驚愕和惱怒。
“王爺,此乃永謙辦事不力,奴才替他向王爺請罪……。”勉強站起身來,阿扎蘭就要下跪。
連忙攔住,怡親王輕聲嘆道:“永謙雖然辦了錯事,但本王卻知道他是好心。如今又是用人之時,本王之前也責罵過他了,再說你雖是他的二叔,但此也同你沒任何關聯,就不用如此了。”
“王爺仁德,奴才感激不盡。”阿扎蘭心頭微微一松,他身體不好,自己家中的一脈也就是永謙有些前途,如果怡親王以此事要嚴厲懲處永謙的話,阿扎蘭是無論如何攔不住的。
之所以這樣,那是阿扎蘭打算以自己的面子換永謙一個從輕發落,誰想怡親王并沒追究責任,這讓阿扎蘭放下了心。
再一次坐下,阿扎蘭嘆了口氣,搖頭道:“如今朝鮮變了天,尤其是明軍已占了漢城和平壤兩地,接下來這朝鮮就再也不是朝鮮了,以北京城里的那位性格,恐怕以后再無朝鮮一國,王爺還需早做打算啊!”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聽著阿扎蘭的話,怡親王點頭道:“根據朝鮮那邊回來的人所報,漢城發生大亂,兩派大臣在亂軍中幾乎喪失殆盡,就連朝鮮王宮也在大火中焚滅。如今朝鮮國中王世子同其余王子都死于亂軍之中,只有朝鮮國主在入城的明軍手中被救出……。”
說到這,怡親王冷笑道:“大明還真是好算計,這些也就是騙騙天下人罷了,如本王猜測不錯,這些大臣,甚至包括王世子等人十有**都是死于明軍手里,而朝鮮王宮的大火也出自明軍之手。”
“王爺說的沒錯,奴才也是如此以為。”阿扎蘭贊同道:“甚至奴才覺得,當初兩派之所以會鬧起來,恐怕也和大明脫不了關系。”
“定是如此!”怡親王咬牙罵道:“大明君臣皆是無恥小人,居然如此算計屬國,謀奪屬國國土。本王定要把此事宣揚出去,讓天下諸國都看看這大明的嘴臉不可!”
阿扎蘭嘴角抽了抽,并不說話。怡親王這句話只不過是氣話而已,大明既然做了,哪里還怕人家知道?再說以大明的能力,漢城那邊的事可以說是干得干凈利落,眼下朝鮮國主就在大明手里,再加上一些僥幸脫難投靠大明的朝鮮大臣,事實的真相自然是由他們隨便說。
所以,這些宣揚對于大明來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多也就是惡心人罷了。而大明害怕這個么?自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怡親王對于朝鮮并沒什么感情,朝鮮存亡關滿清屁事?如果是在之前的話,朝鮮如何動蕩都是朝鮮自己的事,滿清哪里會有什么在意?
但現在不同,要知道自定下由朝鮮補遼東不足的策略后,滿清就從朝鮮不斷獲得人口、物資甚至糧食等物。這些大大彌補了滿清在遼東所缺,并充實了滿清在遼東的力量。
而現在,一旦朝鮮落到大明手里,非但再也無法繼續從朝鮮獲得這些東西,反而會讓遼東的滿清承受到由關內和朝鮮兩個方向的壓力。
一旦大明分兵而擊遼東,這樣一來對于遼東的滿清勢力可以說是嚴重危急,如果應對不好,這些年的辛苦就會毀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