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烏德位于貝加爾湖東南150里處,是一片谷地。
這個地方最初是哥薩克人居住的區域,后來俄羅斯人來到東西伯利亞,收服了哥薩克人后,這個地方也就歸屬于俄羅斯所有。
最初,烏蘭烏德并不叫這個名字,而叫烏金斯克城堡,后來才改名為烏蘭烏德。
從它最初的名字就能看出,這個城市原本就是一個城堡,在西伯利亞地區,類似的城堡并不少,后來漸漸才成為一個城市。
整個烏蘭烏德的人口并不算多,俄羅斯占據這里后向這先后進行移民,再加上附近區域的各族人口,整個烏蘭烏德地區的人口數量約在五萬人左右,居住在烏蘭烏德城中的百姓和軍隊大約在一萬人上下。
這些人數,如果是在大明本土,一個小縣的人口就是它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但在西伯利亞這種地方,整個地區擁有五萬人口已經算是大城了。所以從這點來說,烏蘭烏德是俄羅斯在遠東總督府管轄地僅次于伊爾庫茨克的重鎮。
烏蘭烏德的地形很是不錯,它的北邊和西邊都是高地,色楞格河從烏蘭烏德西部流過,在此折返向北從高地間隙然后再朝西,最終流向貝加爾湖。
東邊是條狹長的山谷,山谷向西的盡頭就是烏蘭烏德,而在烏蘭烏德的西南方向是一片小平原,色楞格河從平原處穿過,如果要攻擊此地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由東向西通過谷地直擊烏蘭烏德,而另一條路就是由西南向東北進軍,通過烏蘭烏德西南的小平原然后渡色楞格河攻打烏蘭烏德。
從這些就能看出當初哥薩克人為什么會在烏蘭烏德建立城堡,之后俄羅斯人拿下此地后又為什么會把烏蘭烏德作為重鎮來經營。
從烏蘭烏德西南的小平原然后渡色楞格河攻打烏蘭烏德,這對于大明軍隊來講不切實際,因為大明軍隊不僅要繞路近千里地,同時烏蘭烏德的俄羅斯軍隊會直接從東邊的谷地直接而出,不僅能切斷大明后路,甚至會導致明軍一旦無法短時間拿下烏蘭烏德會陷入進退兩難地步。
楊勖是打了老仗的人,自然不會這么干,所以他采取的是由谷地向西進軍,直撲烏蘭烏德。
由谷地進軍,同樣具有一定的風險,谷地由東向西約百里左右,谷地西、北兩邊都是高地,整個谷地西北寬度最寬處二十多里,最窄處僅五六里。
俄羅斯方面為了駐守烏蘭烏德收縮了防線,在谷地設置了防御陣線,要向從谷地直接打過去不容易,一旦進攻不利,俄羅斯人利用地形進行反撲的話,恐怕明軍也要遭受極大損失。
但不管怎么說,楊勖打仗哪里有不損失的?何況現在的對手還是兇悍強大的俄羅斯。
當年楊勖和滿清作戰的時候不一樣九死一生?在他看來這一仗必須要打,而且晚打不如早打,時間不等人,眼下雖然是夏季,可北方的夏季來的晚去的快,一旦短促的秋季到來,明軍就會面臨嚴冬的威脅。
在遼東還好,可在這鬼地方明軍怎么可能在野外過冬?大雪紛飛的季節原本就有些勉強后勤補給就更不用說,如果沒有后勤明軍這些精銳弄不好就會陷在這里,被地獄吹來的寒風活活凍死。
鄂爾泰的騎兵一到,楊勖不等鄂爾泰的主力抵達就開始對谷地發起了進攻。蒙古騎兵全部被楊勖散了出去,在谷地的戰斗蒙古騎兵派不上什么用處,這些騎兵主要保證明軍后路的安全。
至于后勤方面,楊勖也暫時擱置,他的部隊積蓄了不少物資,憑這些物資支持個一個月是沒有問題的,眼下關鍵是打破俄羅斯軍隊在谷地的防線,直接拿下烏蘭烏德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