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康德變法,從本質來講并不能說錯,滿清的糟糕局面是明擺著的,面對大明的壓力,本就茍延喘息的滿清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康德要想保住滿清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
可是改變也有改變的不同方法,所謂步子大了會扯到蛋就是這個道理,康德一心琢磨著效仿大明實施變法,卻沒考慮到滿清的實際情況,此外再加上滿清如今地處西域,原本西域情況就遠比中原復雜,強行推行變法不出問題才怪呢。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的變法、變革并不少見,其中著名的有商鞅變法,還有宋時的王安石變法,前明時期的張居正變法等等。
這些變法中,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并造就了秦國的脫胎換骨,從而打下了后來強秦一統天下的基礎。張居正變法稍弱,雖使得前明在一段時間內國力大增,可隨著張居正死后變法政亡人息。至于王安石變法轟轟烈烈,可無論是變法還是王安石本人的結果都不怎么樣,不僅變法無疾而終,王安石也因為變法失敗退出政壇,從而郁郁而終。
在歷史上,其他的變法還有不少,可真正能夠成功的寥寥無幾。康德變法在朱怡成看來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先天不足再加上內憂外患,就算康德的決心再大也極為困難。
除非給康德至少五年的太平時間,讓他能夠有一定的基礎強力推行,并且不斷試錯,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可現在康德有這五年時間么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大明虎視眈眈隨時可以西進,康德缺的就是時間,再加上康德志大才疏,對變法想當然,不失敗才怪呢。
偏殿中,朱怡成同蔣瑾等人商議了下西域出兵的事,很快就把這事給確定了下來。
時間緊迫,岳鐘琪那邊需馬上命令下去,朱怡成也就不耽擱軍機處辦事了,談完正事隨即讓他們趕快去辦。
等蔣瑾等人走后,朱怡成繼續批閱奏章,可剛看了沒一會兒小江子來報,說是翰林院學士王文清求見。
王文清是湖南人,永業六年的進士,此人才華橫溢,不僅寫的一手好文章,更對心學、理學有深厚研究。
當年王文清中進士后,朱怡成召至御前問答,對王文清的學問相當滿意,直接授于王文清中書舍人的官職。
中書舍人,這個官品級并不算高,僅僅七品而已,但地位卻不低。
中書舍人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秘書,平日里替皇帝處置一些公文抄寫、制浩等繁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