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原因就是別列科夫的想法和烏蘭烏德的少將格里高利是一樣的,由于季節原因再加上對烏蘭烏德城防的信心,別列科夫覺得明軍根本就沒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打下烏蘭烏德。
只要格里高利堅守一些時日,等到嚴冬到來那么明軍就不敗而敗。到那時候,別列科夫根本不用費吹灰之力就能大敗明軍,直接把明軍趕回老家去,甚至全殲明軍都是有可能的。
正是因為如此,別列科夫信心滿滿,此外烏蘭烏德那邊傳來的消息也堅定了別列科夫的想法,在他看來烏蘭烏德穩如泰山,明軍勢必會在烏蘭烏德城下撞得頭破血流。
可別列科夫萬萬沒有想到,僅僅過去了沒多久,他非但沒有接到明軍撤退的消息,反而得到了烏蘭烏德失守的噩耗,這讓別列科夫整個人都傻了。
丟掉了烏蘭烏德,別列科夫雪上加霜,局勢進一步惡化。
就算現在伊爾庫茨克還在自己手里,可是僅憑烏蘭烏德的丟失已經使得俄羅斯失去了遠東總督府位于貝加爾湖東部的大片區域。
這些區域雖然明軍還沒完全占領,可從戰略角度來看因為烏蘭烏德的地理位置控制已使得遠東總督府已經從實際上被切斷了東部的聯系,以大明強大的實力,把這部分區域逐步清理收為已有只是時間問題。
僅從這點來說,俄羅斯百年的努力幾乎毀于一旦,而作為現在遠東總督的別列科夫需要程度全部責任。
別列科夫已經想象得到,等到戰爭結束后自己不僅是一個戰敗者,更會是一個替罪羊。到時候無論是女皇陛下還是圣彼得堡的那些大人物們,他們必然會把全部責任都推到自己的頭上,而自己,自己的家族也將由此跌進深淵。
別列科夫不是大貴族出身,他的家族只是一個鄉下的小貴族而已,靠著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才爬到了現在這個地位,可現在一切都沒了。像他這樣的小人物,說白了就是大人物手中的棋子,任其擺弄罷了。
整個冬天,頹廢的別列科夫只能用酒精來麻醉自己,甚至在一些時候他想過自殺,也許這樣能夠讓自己完全解脫。
可惜的是,最終他沒敢踏出這一步,倒不是別列科夫怕死,作為一個軍人,別列科夫并不怕死,他敢于面對槍林彈雨對敵人發起沖鋒,哪怕倒在戰場上也在所不惜。
可問題在于他不能死,一旦他這么死了,那么自己的家人就徹底沒了希望,為了家人著想,無論如何別列科夫必須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或許才能為家人爭取一點點脫身的可能。
“陛下您為什么離開的這么早呢如果您還在的話,俄羅斯怎么會是這樣”
狠狠灌了一口酒,別列科夫擦去了嘴角的酒水,這酒水帶著些咸味,也許是自己無意中流下的眼淚混雜的原因吧
在這時候,他想到了已經去世的彼得陛下,這才多久呀,在彼得大帝手中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的俄羅斯怎么就成了現在這個模樣作為一個軍人,一個驕傲的俄羅斯軍人,別列科夫多想懇求上帝,讓彼得陛下回到他的人民身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