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前世電視劇或者電影之中,不是經常有這樣一幕,想進城,先交錢嗎?怎么那些進城的人,都沒有交錢?”雖然有點不解,但元皓也沒有多事。
不用交錢,那更好,作為一個掌門,元皓表示,自己的壓力有點大,能省一點是一點,原先是自己一個人練武,消耗就已經有點大了,現在是三個人,每天的消耗會更大。
進城之后,元皓隨意打量著,看得津津有味,一點都不覺得,四周喧鬧的擾人。
畢竟,不管怎么說,人都是群居性生物,作為一個離群久了的人,有點喜歡熱鬧的場面,也是人之常情。
張盛和江瑤自從進城之后,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覺得什么東西都很新奇,再加上少年心性,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又看看那個,一時間好不熱鬧。
直到逛了半個小時,那股新鮮勁徹底過去,三人才一臉意猶未盡的找了個客棧。
準備今天留宿城里,明天再回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元皓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賺錢的門路。
武道修煉,太耗錢財了,現實已經逼得元皓不得不盡快想辦法賺錢了,不然元皓三人的修煉,就會打斷,這是元皓絕不允許的,也是絕不甘心的。
一下午的時間,就在元皓走街串巷之時過去,回到客棧之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簡單的吃了個晚飯,元皓就直接回房了,拿著一支筆,開始在那寫寫畫畫。
開個醫館?自己不會醫術,別說醫術了,哪怕是草藥,自己都不認識,哪怕是出身現代社會,吃一粒藥就能治好的感冒,元皓都束手無策,更別說其它的了。
開武館?笑話,自己堂堂一個掌門,要是開武館收徒的話,那自己還怎么修煉?
還怎么追求仙道?要知道,自己之所以賺錢,就是為了修行之路能走的更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開餐館?不會......開客棧?抱歉,現在這城里,就已經有很多家客棧了,清河縣的人口,就那么多,每天的外來人口,也少的可憐,開客棧想賺錢?沒門。
隨著劃掉的名目越來越多,最后,紙上記載著密密麻麻的名目,只甚至最后幾個了,一,造酒,這個生意,元皓覺得還可以做,因為元皓發現,縣城之中的酒,是渾濁的黃色。
之所以如此,元皓自然明白,無非是沒有過濾而已,或者說,沒有經過蒸餾。
顏色才會顯得如此渾濁,只要收購市面上的酒,簡單的過濾下,令它變成清澈見底。
元皓就敢多加一倍的價錢,再賣出去,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買賣,利潤也很誘人,但元皓卻有點猶豫,究竟要不要做這個。
要是元皓在清河縣之中有根,那估計連一絲猶豫都不會有,想到就做,但可惜的是,對于清河縣來說,元皓就是一個完全的陌生人。
自古以來,鹽、酒、鐵都是硬通貨,不是把握在官家手里,就是豪門大族手中,根本就沒有旁人插手的余地,更不允許別人插手。
不用想,元皓都知道,要是自己插手酒的買賣,那絕對會迎來清河縣的豪門大族瘋狂打壓,甚至......追殺,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豈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