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有不少圍觀的大學生,要不拿著死者的照片讓他們辨認一下,沒準有人能認出死者。”孫曉鵬提議。
“他臉上都被蚊子咬了、浮腫的厲害,先不說圍觀的大學生能不能認出對方,學生們看到死尸的照片沒準會被嚇到,一旦在校園里造成恐慌后果不堪設想。”鄭凱旋考慮的更全面。
“鄭隊說的有道理,我建議讓學校的老師辨認,老師更方便管理、有一定的組織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慌亂。”韓彬道。
吳霞提著一個箱子走了過來:“現場的初步尸檢已經完成了。”
“死因是什么?”
“初步診斷是過敏性休克死亡。”吳霞道。
鄭凱旋點點頭,這和韓彬的分析是一致的,看來死者很可能是被實施蚊刑。
“死亡時間呢?”
“根據尸體的僵硬程度,應該死了十個小時左右,也就是昨晚的凌晨一點左右。”吳霞說話的同時,筆劃了一個手勢,示意助手喬子明將尸體裝進裹尸袋。
這具男性尸體身高一米八左右,身材也較壯,喬子明一個人自然是搬不動的,喊道:“哥幾個,搭把手。”
這個時候,就是分辨膽大膽小的時候了,別看孫曉鵬個子高,卻是不太敢往前站,還捂著受傷的胳膊。
趙明擼了擼袖子,第一個走了過去;魏子墨也是個蔫大膽第二個走了過去,三個人合力將尸體放入了裹尸袋,抬到了運尸車里。
對于這些小事,鄭凱旋沒有在意,繼續問道:“尸體上有沒有防衛性傷痕。”
“這也正是我想說的,嫌疑人身上有瘀痕,分布在胸口、胳膊、腰部和腿部,雖然不致命,但是應該遭到過毆打。”吳霞說道。
趙英回憶了片刻:“我仔細觀察過尸體,沒有發現尸體表面有明顯傷痕。”
“這些傷痕已經超過了4時,癥狀已經減輕了不少;而且蚊子的叮咬吸收了瘀血,反而能減輕瘀痕癥狀,再加上尸體有些浮腫,傷痕并不明顯。”吳霞解釋道。
“這受傷和死亡時間也不吻合呀。”杜奇說道。
“蚊刑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死的,被捆綁的時間和死亡時間沒有明確關系,嫌疑人的作案時間很難推測。”
韓彬摸著下巴,繼續分析道:“我一直考慮一個問題,嫌疑人是怎么進入這片樹林的?”
“會不會是被那伙威脅他的人,強行帶到了樹林,然后進行捆綁。”李輝猜測道。
“這里畢竟是大學,即便放假也會有留校生和門衛,如果那樣做的話,嫌疑人就不擔心被發現?”韓彬反問。
趙英下意識的說道:“嫌疑人應該是團伙作案,作案時間很可能在晚上,這樣既能控制住死者,被發現的可能性也不大。”
“你們說的有道理,但這么做的目的呢?”鄭凱旋叼著一根香煙,并沒有點著:
“嫌疑人能控制住死者,就可以輕易殺死他,為何要冒著風險將死者押到樹林,用蚊刑這種既浪費時間、又有風險的殺人方式。”
“彬子之前說過,這種殺人方式震懾的意義更大一些,而嫌疑人又沒有掩埋尸體,會不會是在向警方挑釁。”李輝腦洞大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