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瑄整理了思緒之后先將沐沖遣走,吩咐他務必看好了杜遵道,若真出現什么意外,先將他擒了再說。
旋即嘆了口氣,輕聲對韓凌玥道:“走吧,去徐州。”
韓凌玥的一雙美眸立刻亮了起來,既有驚喜又有意外,“你想好了?”
文瑄點了點頭,當做回答。
在與彭瑩玉分別之后,韓凌玥便將韓山童死前的最后一個隱秘安排告知了文瑄。
此事連劉福通都不知曉半點,皆是由兄妹二人利用明教進行規劃,并有韓凌玥親自執行的。
文瑄聽了之后除了感嘆韓山童的城府之深以外,也感嘆韓家人著實是造反一道中的高手。
可以說韓山童從一開始便沒有完全信任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親妹妹韓凌玥和結義兄弟劉福通。
他準備了無數種起事造反的方案,若文顯忠支持他該如何做;若彭瑩玉支持他該如何做;若劉、杜二人忠心于他該如何做;若只有韓凌玥支持他該如何做……
可以說只要他活著,他便準備好了各種應付元兵的手段,各種利用明教勢力的方法和算計。
可惜,他如世間所有人一樣,終究還是算不到自己的死期,他留下的各種方案和策略也都成為了眼下紅巾軍各部互相利用的禍水。
在這種勾心斗角的爭斗中,人便沒有了好壞之分。
義薄云天的劉福通、陰鷙惡毒的杜遵道、一心復國的文顯忠、經天緯地的彭瑩玉……都被這世道裹成了差不多的一副嘴臉。
大家如同搶食的麻雀一樣嘰嘰喳喳的斗在一起,元廷這個大戶人家被擾的不耐煩了,便放出赫廝、禿赤等豢養的肥貓來咬,結果反倒被麻雀們啄瞎了貓眼,場面一時間亂的不堪入目。
這種時刻,文瑄便成了至關重要的人,因為打開麻雀與家畜正面對決之路的鑰匙正握在他的手中。
這鑰匙便是他身邊的佳人韓凌玥講述的河南徐州起義的計劃。
無論是從哪方面來說,徐州之地與潁州之地相比,在戰略意義上都重大了太多。
韓山童做過潁州起義失敗的考量,也試想過起義過后被立刻鎮壓的情形,所以才有了徐州的布局。
韓瓊在袁州落敗之前,曾派了一名忠心下屬保護韓山童和韓凌玥兄妹的安全,在韓山童掌控了玄武堂以后,此人便銷聲匿跡沒有出現。
究其原因,便是為韓山童去徐州建立獨立于明教的隱秘據點了。
“那我們盡快動身去尋羅叔父他們吧,家兄死后想必他們正急得團團轉,需要有人去主持大局才是。”韓凌玥話中之意很明顯是想讓文瑄統領徐州的人馬起事。
“我既然答應了相助于你,便絕不會食言的。”文瑄用一句中規中矩的話婉拒了韓凌玥的好意。
韓凌玥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唐突了,臉微紅著點了點頭便跟在文瑄后面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