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究的細節,太多暗線,程風直到自己親自出演這部電影,才深深的體會到這部電影里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前世位面的這部片子,無間道第一部之所以能夠成為很多影迷心中的神作不是沒有道理的,刷過這部片子好幾遍的人大有人在。
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很多人都以為是依據現實,以現實為主的警匪題材電影。
其實,程風在真正熟讀劇本,不斷在腦中一遍遍模擬情景后,到現在發現這是一部超現實題材的電影。
只不過導演用了極為隱秘的手法,在程風飾演的陳永仁,和劉德樺飾演的劉建明,第一次邂逅見面時埋下的情節。
二人相互推薦音響設備之時,結賬的時候,陳永仁寫的購買單劇上,寫的日期是,2002年11月28日,請記住這個日期。
它就是一條極為隱秘的線索,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這部電影,一旦完成,必是神作,起碼在警匪題材當中,將會成為一個里程碑式的電影。
程風這段時間無心去管太多事情,更多的時間都是一遍遍在腦中解構劇情,雖然自己有外掛傍身,可外掛所帶來的只是人物表演的狀態,以及附帶一些角色人物的技能加以應用。
比如某些特殊能力,可以被程風表現出來。
程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個容器,系統不斷提供的角色,如同是不同顏色的水,一次次的倒入程風這個容器當中。
而程風也沒有放棄每次角色附身時給他帶來的養分。
人其實與海綿是同屬性的,具有不自主的吸附能力,無論是被動接受,亦或是主動接受,就像是海綿吸收水分般,不斷在這個世界接受事物對其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么時日久了,人會變化的原因。
程風一直不懷疑這點,而且他也在不斷感受演繹每個故事時,給其帶來的體驗。
這是一個不斷積累學習的過程,這段時間程風一直努力細細解讀劇本,如何更加精準處理各個情節,這一點至關重要,畢竟這是無間道。
這部劇有很多細節,若是對劇情走向細節把握不住,那么就會表現的不恰當。
就好比,先前的一段戲,程風飾演的陳永仁,和黃秋申飾演的黃sir二人在天臺見面,按照一般人理解,兩人見面,陳永仁不應該對黃sir態度那么差,即便有些情緒更多的是埋怨,而不是憤怒。
程風之所以恰如其分的表現出憤怒,就是因為這里是無間道,一個真正的無間地獄。
而將陳永仁推向這個無間地獄的人就是黃sir,且黃sir起初是使用摩絲密碼的形式,帶有欺騙性質的方式,讓陳永仁入了套。
若非如此,陳永仁在當初面試回答黃sir提問之時,剛開始說:“不知道。”
又接著遲疑幾秒回答出黃sir的襪子不同,否則警校校長也不會放人。
而他還傻乎乎的用摩絲密碼表示感謝。
一飲一啄,皆是因果,如此這般,無始無終,程風在真正讀完劇本,解構了所有劇情之后,最后只說了一句話:“這里不是人間,這里是一個真正無限循環的世界,是真真正正的無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