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影片的開始片段印證了石航的猜測,這部電影的劇情表述極致精簡。
影片開頭,三分鐘左右介紹相關,是常規港片開頭。
正片開始后。
“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永遠不死。”
一段字幕后影片只用了五分鐘的鏡頭快速簡明介紹了以下兩個問題。
為什么要派出臥底?
這兩個人為什么適合做臥底?
劉建明,進入幫派時間短,底子干凈,進入警局后,得到韓琛的情報,掃除其他幫派,因此建功頗多,并在警局快速晉升,成功坐上了督察,領導警隊,成為黑幫在警局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陳永仁,觀察細致,警局表現優異,得到重案組黃sir的重用,且在幾個交叉的片段中播放了校長的送殯畫面。
清楚交待了,現如今只有重案組的黃sir知道陳永仁臥底的身份,并且陳永仁憑借著自己優秀的能力,成功打入黑幫內部,經過多年的臥底,已逐漸接近黑幫核心人物。
這五分鐘的劇情,沒有一點拖沓,石航也不由贊嘆,這也是這部劇的過人之處?,極致精簡!
同時石航也快速的憑借著自己專業編劇的功底發現了年輕的劉建民注視著陳永仁的身影說一句話“我想和他換”,這應該就是他后面反叛韓琛做了伏筆。
接著劇情展開,從無多余鏡頭,劉建明與陳永仁有過四次交鋒,然而每一次都有著與本身電影情節發展的聯系。
首次二人在音像店碰面,陳永仁為劉建明推薦了一個留聲機,而也正是這個留聲機,最后“揭露”了劉建明的身份,這時候放的這首歌也別有深意。
其次在影院,陳永仁差點抓出了這個警局的內鬼,因為一個電話他放棄了繼續跟蹤。
這里劉建明用手拍打檔案袋的身影,也是為后面陳永仁辨識他是臥底作的鋪墊。
第三次,在電話中,劉建明通過犧牲的黃sir的手機,打通了陳永仁的電話,通過敲動摩斯碼,成功獲取了陳永仁的信任,因為陳永仁此時已經走投無路。
最后二人是在天臺上,石航認為這也是本劇最為經典的地方,兩個臥底暗地的激烈斗爭,此時此刻終于見得天日。
所有的壓抑,內心的罪惡,又或是想得到救贖的釋懷,在此刻,全部都體現在了那幾句臺詞中。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
“?好啊,你跟法官說,看他讓不讓你做好人!”
“那就是要我死!”
“對不起,我是警察!”
“誰知道?”
石航看到這里,認為此處是完全沒有正邪之分的,劉建明想著自我救贖,程風飾演的陳永仁只想恢復身份做回正常人,他們都不過想做回最初的自己罷了。
當自我角色的轉換已成為既定事實時,思想,行為,就像宿命和立場一般對峙起來。
等到影片播完,陳永仁死亡,最后恢復身份,看著墓碑,忽的,石航大驚!
“這不是一部警匪題材片!”一個荒誕的念頭出現在他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