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伙計,我勸你應該去電影院看看電影了,那可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電影角色。
怕是名留影史都有可能的!”
當被程風摔出去的人,好奇問漢尼拔是誰的時候,身旁和他一起的同伴,眼中帶著亢奮,急忙大聲回應到。
在國外,歐美文化中,他們的歷史組成部分,大多除了皇室更迭,著名戰役外,相較于華國將人、行業分為三六九等。
古時歐洲對戲劇是十分熱衷的,這是他們歷史組成的一部分。
戲劇,在西方文化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人們熟知的莎士比亞,被喻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是歐美民眾心中的史詩級經典著作。
其實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人就是舞臺劇的編導,而他那些經典的詩句,橋段則是演員舞臺上要表演的臺詞。
就因為他所編導的戲劇臺詞華美,情節動人,人們將他一生所寫的劇作,合稱為“莎士比亞”。
隨后就有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這一說。
可以看看在歐洲文學史上,戲劇占有怎樣的地位。
莎士比亞、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里斯、歐里庇得斯,合稱為戲劇史上四大悲劇家。
而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等……
與其說歐美的文學史,倒不如說歐美的文學史更像是一部戲劇史。
所以,相較于古時華國將演戲歸位下九流的戲子一說,歐洲過去,將飾演角色的人都視為藝術家。
雖然美國這邊歷史不過百年,但不可否認,這一認知延續至今。
其實在程風的認知里,華國之所以當初落后于西方就是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里的書,就是獨尊儒術,這是最為致命的一個決定!
儒術更多的是為權利服務的一門學問,講究的是如何御人。
所謂御人,說白了就是如何讓統治者怎么統治下屬、百姓,然后怎樣服務于君王。
毀就毀在獨尊,一個獨尊,致使很多天才人物創造性的發現,都被其認為“奇技淫巧”而受到儒家整體的打壓。
將很多行業歸為不入流,讓許多人擠破腦袋想著往仕途里面鉆。
結果呢,一個民族、一個國度的創造力被束縛,所有人都只服務于權利。
怕是當初歷史上有很多新發現、新奇的點子,就因為被冠于“奇技淫巧”四字而不了了之。
等到百年前夢醒時分,一通豪打下,讓那些個自以為是的儒家們,閉上了嘴!
其實到如今,儒家的遺毒還是存留至今,首先是“存天理!滅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