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程風前世看紅龍,完完全全是沖著漢尼拔去的,結果,整部影片,漢尼拔開頭就進了監獄。
依舊是依葫蘆畫瓢的套路,可影片如果有《沉默的羔羊》那般優秀就好了,但顯然這部影片從整體的架構是沒辦法跟前作相提并論的。
漢尼拔的作用縱觀全片,也淪為了推進劇情的添加劑,整部影片講述的都是男主的故事。
看完之后程風是大失所望,因為情節方面牽強附會太多,程風欣賞完后真的感覺一般。
而他之所以接這部以漢尼拔命名的影片,也是打算在這個空檔期里找點事來做,順便等好萊塢新一屆的奧斯卡獎開幕。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程風有可能是亞洲史上第一位獲得奧斯卡表演獎的得主。
至于李安、陳龍、黑澤明、宮崎駿等人,那是其他獎項。
還是那句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可提到奧斯卡獎,程風就不由想起一個人,那人就是華語動作巨星——陳龍。
對于這名華語動作片的前輩,程風是發自內心感到敬佩的。
一句:“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鈞!”
這是多少人童年兒時的記憶!
醉拳里惹事生非,上竄下跳、古靈精怪的黃飛鴻是他。
警察故事中熱血搏命,瘋狂追逐的陳家駒也是他。
城市獵人、紅番區、我是誰一系列經典膾炙人口的作品。
一提到功夫喜劇,他的名字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
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巨星、國家一級演員,他是首個獲得奧斯卡終生成就獎的華人演員。
也是第四位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在很多西方人眼里,如果問起知道哪些華國明星,除去李小龍之外,回答最多的可能就是陳龍。
縱觀港片鼎盛時期的那個年代,“雙周一成”已然成為了人們記憶里充滿魔幻的時代符號。
在程風眼里,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活著的電影傳奇,多少次親身肉搏,險些命喪黃泉。
從藝四十多年來,拍了百部電影,單就是重傷,就已經有二十九次,至于小傷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
而放在如今這個拍電影用替身,拍電視劇用扣圖的流量時代。
恐怕會被一些人噬之以鼻,看成傻瓜!
可就是這么一個傻瓜與一代香江電影人,把華語動作片推上了巔峰,推向了世界!
程風清楚的知道,陳龍之后,華語影片恐怕就再沒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了,靠著這個流量時代包裝出來的明星們,就別指望了。
于此同時他還扶持了不少新導演、新演員,他也熱心公益,因為沒念過幾年書,不懂得拐彎抹角,他怕是唯一一個在所有明星中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當初第一次做慈善是公司為了給他弄人設的安排。
可做著做著自己卻也喜歡上了做慈善,若說一人堅持慈善一個月、一年、兩年都可以說成是假的,那么三十年就算是假的也是真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網絡信息發展的今天,人們似乎喜歡玩弄把人捧高再摔死的游戲。
作為華語影壇標致的陳龍似乎也逃離不了國內這幫子鍵盤俠、道德高桿的惡趣味。
各種邊角料被挖出加以放大,人們關注他的個人生活,討論他的黑與白,可人本就是一個復雜的生命體。
那些人用古時編撰的圣賢要求著每一個人,試問誰能說自己一生無過,是人都會犯錯,或大或小,可正因為如此,才顯真實。
程風最惡心的就是那幫“存天理,滅人欲”的狗東西,他們和那扭頭納尼姑為妾的朱熹就是一個模樣,一群實打實的偽君子。
六十六歲了,馬上六十七歲了,這些年隨著商業電影的發展,不可否認他拍了一些爛片,可是年事已高的他,在這個年紀選擇轉型也是極具挑戰的。
我們依舊期望著以往在熒幕上那個拼命的他出現,可是歲月不饒人,沒有選擇急流勇退,除了源自他對電影的熱愛,還有其身后一大幫跟著他吃飯的成家班。
雖然偶爾讓人眼前一亮,就像他出演的《英倫對決》,可他真的沒辦法回到年輕時那般身手敏捷了。
因為他已經是個老人了,英雄遲暮,就如你我皆已長大,有些人或事,是一去不復返的。
他的電影真的是拍一部少一部,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