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有人自以為穿越,可以輕易找到投資,只要是另一個位面的劇本拿過來自己拍就能拍出一個好電影,未免太異想天開。
電影拍攝技巧的應用,人物臺詞的設計,造型、場景、攝影鏡頭語言的調度、光線明暗的轉換。
電影片段的剪輯,特效方面的處理,特殊劇情動作的設計,人物打斗環節的節奏感。
演員安全方面的保障,這些就憑一個勢單力薄的穿越者一人獨自搞定,顯然是不可能的。
可這穿越之人說自己是個天縱之才,王霸之氣四散,這些都不是事。
好,接著就是宣發階段,電影宣發水深可不是說說而已。
好比程風前世所處的那個位面,幾個民營電影發行巨頭,華誼兄弟是靠拍片起家,博納影業是把發行做大,光線憑娛樂資訊立足,萬達則是因為院線成為佼佼者。
其實圈子就那么大,蛋糕也就只有一個,所以幾大發行巨頭方面,都是競爭與合作共存的關系。
例如程風前世位面的影片,仔細觀察會發現一部電影結束的時候,片尾字幕會出現很多公司的標識。
大的一些制作更是由中影、華誼、博鈉、英皇四家聯發。
而一個穿越到相似位面的人,想要繞過幾家巨頭獨立發行上映,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自己沒有背景的情況下,只能與這些巨頭們合作,聯合發行才是基調。
而宣發費用的預算,并不是按制片成本來,而是按預期票房來計算。
道理很簡單,就算這位穿越仁兄拍電影是個天縱之才,拍的是幾個億的大片,如果市場表現不看好,肯定不能往里砸錢。
而如果票房預期要大爆,自然要玩命宣發。
相傳國產院線電影只有少部分盈利外,大多數連宣發費用都收不回。
因為當制片方也就是這位穿越的仁兄,屁顛屁顛拿著自己拍好的片子給宣發公司看過之后,有節操有底線的也許會因為市場預期不好而拒絕發行。
但市場上還有一些只顧賺錢的發行公司,比如看過一部制片成本三千萬,但票房只能預估到四五千萬的片子。
假定宣發方想做這筆,就會”忽悠”制片方事先墊付一千萬宣發費用,然后羅列出一些四千萬成本兩三億票房的項目。
同時會承諾做一些大片的貼片廣告,保證多少排片率,多少場路演等等……
然而等上映的時候制片方可能會發現,貼片廣告壓根就沒有,路演取消,排片率慘不忍睹,最終票房只有四五千萬。
沒有曝光度,就指望著觀眾、影迷們目光如炬,一眼就在蕓蕓影片中相中了你拍的電影,這種事情也會有幾率發生。
但你別要忘了,還有和你同期上映的電影,國內一線大咖,自帶流量,宣發漫天飛舞。
倒霉點的,碰上好萊塢大制作上映,什么鋼鐵俠、婦聯、科幻大片。
在這些有大流量和曝光度的史前巨獸面前,你一個想著憑借眼緣就想冒出頭的電影,還有多少存在感,觀眾們真的能忽略掉這些大牌云集,不去管頂級大片自身攜帶的光芒,反而在幽暗的角落里發現你的電影?
靠口碑和自來水,別想的太多,等你電影口碑發酵的差不多了,搞不好院線為了自己的票房利益早就下架了。
那怕口碑起來了,如果這位穿越仁兄以為這就完事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電影的公關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