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古裝劇中常常出現一些現代的設施或是游客。
不是導演眼瞎,也不是剪輯師眼盲,沒辦法,重拍沒錢,場地租借費,演員薪酬、劇組工作人員的開銷,都是按天算的。
即便有錢,演員也沒時間,檔期都安排好了,戲都拍完了,人家檔期都是滿滿的,就算補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逮。
所謂專不專業,就是從這些細節上體現出拍攝水準的差異。
好萊塢也有很多穿幫鏡頭,不過人家這里有個專門的職業,修復師。
專門通過觀察整個片段的缺點,或是一些穿幫鏡頭,通過電腦特效查漏補缺,這也是為什么整體上歐美的電視劇、電影細節穿幫方面比國內做得好的原因。
而就在劇組緊張拍攝的同時,美國好萊塢那邊,一年一屆的奧斯卡金像獎正在緊張的籌備著。
奧斯卡金像獎,不得不說它是全球影人矚目的獎項。
從一九二九年開始,每年的電影評選和頒發獎項,一次都從未間斷過。
它之所以有如此影響力,就是因為它的含金量極高,高的含金量完全來自于嚴格的評選規則。
首先金像獎的評選要經過兩輪投票。
第一輪是提名投票,先由學院下屬各部門負責提名,采用記名方式,獲得提名的影片,將在學院本部輪流放映。
接著學院的所有會員再進行第二輪投票,采用不記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寡決定影片的獲獎。
尤其是獲獎名單是高度保密的,學院會員投票后,選票全交美國的普萊斯一沃特豪斯會計事務所加以統計。
選票放在保險箱內,荷槍實彈的警衛人員日夜守護。
統計后的用紙則全部燒毀,保證做到絕對保密的效果。
各項獲獎名單,分別裝入密封的各個信袋,直到頒獎當日當刻,由司儀當眾拆封宣布。
奧斯卡評審規則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評審機構規則、一個是評審獎項規則。
奧斯卡的評審機構概說起來并不復雜,分為二級金字塔形式,最高層是學院主席評審團,下設學院分支評審團。
主席評審團人員從下屬14個分支學會中選拔,分別是:演員協會、導演協會、藝術指導協會、攝影協會、美術師協會、編劇協會,電影執行人員協會、電影剪輯協會、電影制片協會、音樂協會、錄音協會、公共關系協會、短片和長片動畫協會、視覺效果、作者協會。
除主席團主席來自電影剪輯協會外,其他成員分別從余下每個協會中分別挑出三名代表組成。
主席團官員包括主席、第一副主席、兩個副主席、財務主管和秘書長,任期為一年,連任不超過四任。
學院的管理活動主要在學院主席所任命的執行官監督下進行。
主席團成員每屆任期一年,在同樣職位連任不超過三屆。
主席團成員資格聘選的主要條件是你在這一行業的貢獻和聲譽,和最少兩名在職委員的推薦。
主席團下設的分支學會評審團,除了職業評委外,還包括一支龐大的自愿參與會員隊伍,每個分支自愿參與會員達到五、六千人次,這其實才是奧斯卡影響的真正來源。
但也不是沒有黑幕,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