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程風此刻身著戲服,在老師的要求下做著功課,演繹著虞姬不斷的排練著,臉上已經打上粉底,就是戲劇舞臺上花旦極為典型的扮相。
程風的旦角化妝為俊扮,所謂俊扮就是著力表現人物面貌端莊俊秀。
旦角還有一種是清水臉,表示境遇悲慘,生活貧困枯槁之極,人物乃憤怒悲傷的角色。
一般的不拍粉,不涂紅,只用黑色描眉勾眼或用小白粉在額頭、眼角、鼻翼處。
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就是典型的清水臉
再有就是清油臉,表現極度惶恐或彌留之際,要么是垂死行兇或是報仇雪恥手刃仇敵的人物。
用黑色描眉勾眼再涂上一層清油如《紅梅閣》中李慧娘《大劈棺》的田氏均如此扮裝。
這類女性角色,一旦是清水臉或是青油臉,觀眾們一看就清楚,上來的是個苦逼的人。
再看程風喊出旦角虞姬的在劇中的叫頭,韻味十足,陰陽頓挫間剛好恰到好處。
所謂叫頭,有好幾種,打個比方玉堂春會審時,劉大人對蘇三喊“掌嘴!”
蘇三又怕又急地驚呼:“哎呀!大人吶!”
這個就是叫頭,尾聲由弱變強,最后甩出加以夸張。
第二次念:“哎呀!大人吶!”
就應變化成低平聲的哀告,這種對白形式被稱之為呼喊叫頭。
還有喊叫式的叫頭,如蘇三在監中唱反二黃前的叫頭:“天哪!天……蘇三……今日…”
這是悲喜交加感嘆,常聽人們說:“你跟我叫板是不是!”
這里面的叫板,起源就是京劇表演中,就是蘇三所說的叫頭,又名叫板。
還有提醒式的叫頭,“且住!看后面來了一公子!”
“哎呀!且住!”
“哎呀!別忙,慢著些”
講究太多,想要說完,都可以寫一本書了。
這會在舞蹈排練室的練功房內……
看著程風的排練王佩瑜暗自感嘆,身旁的指導老師喃喃到:“短短幾月的功夫,程風就已經是無情不動人,無技不驚人,無戲不服人。”
王佩瑜看著程風這會排練時,虞姬惟妙惟肖的狀態,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清楚知道程風飾演的虞姬已經立起來了。
戲就是人物,只要把人物立起來,才有藝術上的說服力,離開人物也就沒有戲,也就沒有藝術的說服力,沒成想程風真的做到了。
“扮誰要像誰,那才叫唱戲,他的虞姬有著含蓄的美,做到了戲外有戲,戲外生情”。
當王佩瑜輕聲低語過后,離她身邊最近的幾位梨園同行,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說到這里,王佩瑜嘆息一聲:“可惜啊,京劇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一句話又讓圍觀的眾人,黯然沉默起來。
如此這般,演員們忙著接受培訓,劇組也在不斷籌措之中。
此刻,京城二環一棟別墅會客廳內,凱歌導演,看著面前一人說到:“老姜,我剛剛接了一個新戲,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參加?”
姜文呵呵一笑說到:“行啊,讓我先看看劇本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