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技巧只在和平時期有效,戰爭狀態時如果生起篝火……這幾乎就意味著向敵人表明你的位置,因此德軍是嚴禁這么做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英軍的防御有多么松懈……不過這也正是德軍希望的。
由篝火很容易就判斷出目標在前方一公里左右,這個距離應該說還遠,但部隊顯然是打算在天色放亮前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所以再次加快了速度朝篝火靠進。
八百米。
秦川看到有幾名機槍手停了下來,他們用最快的速度用三腳架拼裝起了MG34并構筑了一個簡易的戰壕。
MG34是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槍……也就是能做為輕機槍也能做為重機槍使用的機槍。
這實際上是《凡爾賽》條約逼出來的產物,一戰后英法等國不允許德國生產重機槍,于是德國人就想了個辦法:生產一種表面看起來是輕機槍但隨時可以變成重機槍的玩意,這玩意就是MG34。
如果為它裝上75發彈鼓,那么從傳統的眼光看它就是一挺名副其實的輕機槍。
但如果為它裝上三角架再用200發彈鏈供彈,它就搖身一變成為重機槍。甚至它還可以兩挺拼在一起當作高射機槍使用打飛機……
此時的德軍機槍兵就是把它當作重機槍使用,在他們做好準備的時候,就可以說戰斗已經勝利一半了,而此時的英軍甚至還毫無察覺。
五百米。
又是一波MG34被分配下去,這一波顯然是當作輕機槍使用,與他們一起的還有幾名步槍手,他們是作為機槍的掩護火力。
秦川也不再前進了,他找了個位置趴了下來。想了想,又提起槍往旁邊跑了幾十米重新找了個位置……剛才那個位置距離機槍太近了,敵人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機槍吸引過來而殃及秦川這條池魚。
秦川舉起步槍朝前一看,這時才發現面前的那些英軍應該是汽車兵……忽明忽暗的篝火隱隱照亮了整齊的停在其后的“斗牛士”軍用汽車。
兩百米。
英軍居然還沒有發現正不斷朝他們靠近的德軍。很明顯,他們的哨兵是睡著了。
而這時德軍卻開始猶豫了。
因為這時他們面臨兩種選擇:是繼續向前還是就地打響戰斗。
前者可能并不是好選擇,因為它會使雙方發生肉搏戰,同時也會使德軍失去所有已經布置好的火力的優勢……敵我雙方混在一起機槍無法開火。
后者,如果就此打響戰斗的話,似乎又放棄了一個很好的偷襲的機會。
德軍顯然選擇了后者,因為秦川看到他們將50MM迫擊炮布置好……這種排用短管迫擊炮普遍裝備德軍,幾乎每個排都有一門,近距離能發揮很強大的戰斗力。
接著,一名迫炮手就在軍官的命令下將炮彈對準迫炮口輕輕一放……“篷”的一聲,一發炮彈就被發射了出去。
炮彈準確的擊中了一堆篝火,只炸得火星四射殘火亂飛,躺在毯子上酣睡的英軍霎時就從夢中驚醒,他們第一反應就是伸手拿槍并翻身察看情況……
但他們都在篝火中,根本就看不清篝火外的情況,而德軍對他們卻能一覽無遺,于是緊接著就是更猛烈的槍炮聲,子彈和炮彈就像雨點般朝英軍傾瀉而去,英軍立時就被打懵了。
打了一陣德軍就停了下來,接著就有人舉著喇叭用英語對英軍大叫:“想活命的就舉起你們的雙手,任何抵抗都是沒有意義的,你們已經被包圍了!”
很明顯,德軍這是想節省彈藥,否則才不會有興趣抓俘虜。
英軍很聽話,紛紛舉起雙手投降,而這時秦川甚至連扳機都沒有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