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萊因上校聽著這話不由呆愣當場,他不明白這些英軍既然能通過防線為什么不從背后給自己來一下而是進攻托布魯克港。
隨后他很快就明白了,英國人這么做是為了倉庫里物資。
想到這里斯萊因上校當即下令道:“不惜一切代價,必須守住倉庫,我馬上給你們派出援軍!”
“是,上校!”
“如果守不住!”斯萊因上校補充道:“就炸毀倉庫,明白嗎?”
“是,上校!”
斯萊因上校剛才說了一句謊話……“馬上派出援軍”其實是無法實現的,因為英軍正從幾個方向朝德軍防線猛攻,這讓斯萊因上校把預備隊甚至自己的警衛都用上了,就在剛才,他還考慮是否要將守衛倉庫的部隊調一些過來。
斯萊因上校在通訊車旁來來回回的走了幾步,他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帶上所有的部隊撤至托布魯克防守還是繼續這么打下去?
前者顯然不是個好選擇,因為托布魯克沒有戰壕、鐵絲網和地雷,也沒有碉堡,這么做只會讓德軍在英國人的坦克下潰不成軍。
所以,斯萊因上校只能選擇后者,也就是完全把托布魯克港的危機拋在腦后繼續在防線上防守。
“剩下的只能交給上帝了!”斯萊因上校對自己說了一聲,然后就繼續指揮部隊作戰。
巴澤爾當然明白,因為如果上校能像他說的那樣馬上派出援軍或者說有足夠的援軍的話,那么就不應該讓他做好炸倉庫的準備……所以,一切都只有靠自己了。
“反坦克炮!”巴澤爾走出指揮部后就朝士兵們大喊:“再多準備幾門,我們要用英國人的反坦克炮把他們的坦克轟爛!”
“是,上尉!”
士兵們雖然這樣回答,但心里卻忍不住擔心。
因為他們了解英軍反坦克炮及坦克的大慨性能……這是戰場的基本功課,基層軍官及少數士兵都要求了解敵我裝備的數據,比如敵我雙方反坦克在多少距離上的穿深是多少,坦克裝甲厚度是多少等等。
只有這樣,在戰場上才不至于犯一些低級錯誤,比如在反坦克炮足以擊穿敵人裝甲之前開炮,這樣做不僅無法對敵人坦克造成任何傷害,還會因為暴露自己的位置而送命。
因此,在巴澤爾喊出那句話時,士兵們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瓦倫丁”坦克的前裝甲為60MM,而英軍6磅反坦克炮只有在500米的距離上才能擊穿它……
上帝,500米!
在這個距離上自己早就被敵人的坦克轟爛了!而且這個距離對于“瓦倫丁”坦克來說只需要兩分鐘,盡管它的速度很慢。
這并不是說英軍反坦克炮不優秀,事實上它的穿深比德軍的PAK36反坦克炮要好得***AK36在500米距離上的穿深只有50MM)。
這是因為德軍坦克更強調機動性導致防御較差,英軍用這6磅反坦克炮足以對付德軍的三號坦克,但現在對付的卻是裝甲更厚的英軍坦克……德軍士兵們只能慶幸他們面對的是“瓦倫丁”坦克而不是擁有更厚裝甲的“瑪蒂爾達”坦克了。
后來德軍士兵們才知道,其實在戰場上“瓦倫丁”坦克比“瑪蒂爾達”坦克更難對付,“瓦倫丁”只是表面數據不如“瑪蒂爾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