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萊克將軍擔心的太多了!”普里特維茨少將反駁道:“現在距離上次英軍被我們擊潰只有十五天,如果英國人有什么倚仗的話,十五天前就該用上了不是嗎?”
普里特維茨少將是德軍第十五裝甲師師長,幾天前剛剛隨著部隊趕到托布魯克。
“那么……普里特維茨將軍!”斯特萊克少將問道:“你認為英國人為什么會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發動這次反攻呢?”
“任何一場戰斗都不會有必勝把握的,上一場戰斗第一步兵團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普里特維茨少將在話中有意用“第一步兵團”而不是“第五輕裝師”。
頓了下,普里特維茨少將就指著地圖接著說道:“我認為英國人急著反攻,是因為我們占領了托布魯克,他們知道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港口獲得大量的補給并為進攻埃及做準備。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因為我們很快就有積蓄足夠的力量發起進攻,這使英國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構筑一條防線……”
隆美爾點了點頭,贊同道:“他們是以攻代守,或者也可以說是爭取構筑防線的時間。另外,如果他們能拿下托布魯克的話,就可以打亂我們的陣腳粉碎我們的進攻計劃!”
“是的!”普里特維茨少將說:“所以我們更要給他們迎頭一擊,用最快的速度打敗他們后再快速朝埃及穿插,這樣不僅可以把握主動權包圍英軍的進攻部隊,還可以徹底摧毀英軍的防御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隆美爾贊賞的點了點頭,普里特維茨少將這種以快打慢的計劃很符合隆美爾的性格,因為隆美爾自己也是個不顧后方危險講究進攻的人。
讓隆美爾信心十足的是,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面對敵人的戰機只有挨打了,德軍已經有一個航空大隊進駐班加西并隨時準備為前線的德軍提供空中援助。
于是命令就下達到第5輕裝師。
軍營很快就忙碌起來,急促的哨聲,一聲聲干脆有力的命令,士兵們被集中在空地前列隊,一輛輛汽車像連在一起的火車車廂似的逐一停在隊伍前,一聲令下士兵們就以班、排為單位上車。
這里之所以說以班、排為單位,是因為德軍現在使用的是英軍的“斗牛士”汽車。
這汽車對于英軍來說,正好一輛汽車搭載一個排的士兵及補給。但德軍的建制與英軍不同,正如之前所說的,德軍一個排有四個步兵班另加一個迫炮班(裝備50MM迫擊炮),滿編時總人數恰好50人。
50人乘座一輛“斗牛士”汽車就顯得擁擠了,不過因為第一步兵團大多都沒有滿編,“斗牛士”的空間對于30人來說又有許多冗余,所以大多能裝下,只有少數幾個補充兵較多的幾個班需要搭乘其它汽車。
由此也可知,武器裝備其實與部隊的建制應該是配套的,一個排要么可以用一輛汽車裝載,要么就恰好用幾輛汽車分載,否則,行軍作戰時難免會出現各種不便比如空間的浪費或是緊急應戰時士兵找不到自己建制的混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