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一過,秦川就再次把步槍架上戰壕同時探出頭去……而此時敵人的坦克距離已方只有三百多米。
“砰!”的一槍,秦川射出一發子彈。
秦川選擇的目標是英軍迫炮小組,與德軍的50MM迫擊炮類似,英軍的小口徑迫擊炮是2英寸迫擊炮(2英寸也就是51MM口徑),它的射程比德軍的50MM迫擊炮要稍短一些,只有400米,這也使英軍往往在近戰時吃虧的原因……
但其實真正吃虧的其實還不是這個,英軍并不像德軍那樣把迫炮組編到排,而是將其做為由連部指揮的一個迫炮班,這么做在實戰中會出現一個問題:迫炮過于集中很容易遭到敵人壓制。
就比如現在,秦川一抬頭就看到有兩門迫擊炮從坦克的空隙中露了出來。
迫炮手正確的發射姿勢應該是兩人都趴著,因為2英寸迫擊炮炮管很短,趴著完全可以完成發射動作。
但或許是為了便于觀察德軍防線的位置,又或者是為了能及時轉移,這名裝彈手是半跪著裝彈。
秦川的子彈射穿他的腹部后又擊中了另一名迫炮手的頭部……這門迫擊炮在第一時間就損失了兩名迫炮手。
接下來一發子彈擊倒了另一門迫擊炮的裝彈手,由于硝煙的遮擋秦川沒看到子彈擊中了什么部位,秦川只看到他倒在地上然后驚叫起來。
幸存的一名迫炮手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敵人狙擊手盯上了,于是趕忙抱著迫擊炮打了兩個滾滾到一輛吉普車后。
這名英軍士兵的反應很快,只是他忽略了吉普車底盤下有空隙,秦川射出的一發子彈穿過這個空隙后再擊穿了他的腦袋,他身體一軟隨即就不再動了。
“瑪蒂爾達”坦克越來越近,德軍隱藏在工事中的反坦克炮就像炮仗似的響了起來,但正如所有人想像的那樣,這些反坦克炮無法擊穿“瑪蒂爾達”坦克的裝甲,炮彈大多數被彈開,彈開時還會在坦克裝甲上磨出一道耀眼的火星,少數穿甲彈會嵌入坦克裝甲,秦川在瞄準鏡里可以看到由于劇烈撞擊而變形擴大的穿甲彈尾部。
“我們該怎么辦?”看著越來越近的“瑪蒂爾達”,阿爾佛雷多不由著急起來:“我們對付不了他們!”
“反坦克手榴彈!”維爾納叫道。
“不!”巴澤爾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下令道:“我們應該撤退!”
這個命令出乎所有德軍士兵的意料之外,因為他們的長官從來都是命令他們英勇作戰的。
“撤退,聽到了嗎?”巴澤爾重復道:“給敵人留下些地雷!”
“是,長官!”士兵們應了聲,然后動作飛快的在戰壕前后埋下一些地雷就沿著交通壕往第二道防線跑去。
交通壕是“之”字形的……如果是直通通的一條,那么敵人只需要在交通壕路口架起一挺機槍就可以從頭打到尾,“之”字形的交通壕可以保證已經進入交通壕的戰士的安全,因為他們的后背會被“之”字形的拐彎擋著。
不過這其實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因為交通壕在之前的戰機及炮火的轟炸上只剩下一道隱約可見的小水溝了,這使撤退的戰士們頭頂耳邊到處都是子彈和炮彈的呼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