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一級戰備的命令就再次傳到了部隊里。
“準備好你們的步槍!”巴澤爾說:“我們將朝開羅進軍了,這一次是真的!”
士兵們都感到有些難以置信,但又不覺得意外,因為隆美爾就是這樣的性格,他有時就像一頭蠻牛,誰也阻止不了他向前推進。
不久,士兵們就聽到軍官宣讀的隆美爾對全軍的講話:“士兵們,你們忠勇可靠,你們英勇頑強,你們使敵人不斷受到打擊。現在,是我們徹底打垮敵人的時候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要求你們繼續英勇作戰,以實現我們的偉大目標,勝利是屬于我們的!”
“勝利是屬于我們的!”士兵們跟著歡呼起來,似乎相信這場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了。
但秦川卻知道不會這么順利,英國人在這場戰斗中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未傷筋動骨……他們在戰斗中損失的大多都是“斯圖亞特”坦克,“瑪蒂爾達”和“瓦倫丁”因為機動能力不強實際上沒有多少直接參戰當然也沒有多少損失。
而這些步兵坦克雖有各種缺點,但其厚重的裝甲卻無疑是種防御利器,所以這時如果貿然進攻或是以為能打到開羅結束這場戰爭的話,那就過于樂觀了。
抱著這種想法的不只秦川,空軍元帥凱塞林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同時凱塞林很了解隆美爾……隆美爾是個不顧一切追逐名利的人,他甚至毫不掩飾這一點,他就曾經說過自己要像亞歷山大大帝、凱撒、拿破侖一樣征服埃及,做一個偉大的征服者在歷史上留名。
“是的!”凱塞林對自己說:“這就是隆美爾,他會進軍尼羅河嗎?會想實現在寬敞的謝潑德旅館痛飲威士忌的夢想嗎?不錯,他一定會這么干的!”
于是凱塞林丟下所有的事飛抵托布魯克趕到隆美爾的指揮部。
“歡迎您,元帥!”隆美爾向凱塞林敬了個禮,但臉上的表情卻并不樂意,因為他知道凱塞林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將軍,你必須停下進攻的腳步了!”凱塞林說:“你知道,我們正在全力進攻馬耳他島,如果非洲軍團繼續進攻的話,就會逼迫空軍不得不為了掩護你們而分出更多的力量,這會使我們對馬耳它島的進攻功虧一簣!”
“不,元帥閣下!”隆美爾想也沒想就拒絕道:“我要乘勝追擊,不能等你們攻下馬耳他島了,因為這會讓我們失去千載難逢的機會!”
說著隆美爾就拿過地圖放在凱塞林面前,指著地圖上的航線說道:“你知道的,英國人已經從美國人那得到補給,而美國人又在印度有一大批物資,這其中包括數量不明的坦克。我們已經受到教訓了,我們從意大利補充了兩百輛坦克,英國人就補充了七百輛……這樣拖延下去,哪怕是幾個星期,英軍就可能調來精銳部隊以及更多的坦克,那時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客觀的說,隆美爾這種想法也是有道理的,他會急著進攻不僅僅是因為急功近利,更是因為事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英國總能在同樣的時間里獲得比德軍多得多的坦克和補給,尤其是知道美國開始援助英國后就更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