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連續突破了印度第4步兵師的兩道防線,更確切的說這不是突破而是追殺……德軍碰到的只有零星的抵抗,他們就像闖入羊群的餓狼一樣亂打亂殺,視線所及的地方到處都是忙著逃跑的印度士兵。
印軍跑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當德軍坦克推進到第三道防線時那里已經空無一人……印度士兵全都加入到逃跑的行列,幾輛汽車為了能盡快逃出德軍坦克的火力范圍,不顧前面到處都是自己人,開足馬力在逃兵群里橫沖直撞。
但最終它們還是沒能逃出德軍的追殺……汽車在照明彈下是個十分明顯的目標,幾發炮彈過后那幾輛汽車瞬間就被炸上了天,其中一輛是被機槍打中了油箱著了火,隨著油箱爆出一團火光,周圍霎時就多了一群發出凄厲怪叫聲的火人。
第三道防線后就是迪爾西茵村。
與利比亞的民房相似,埃及的民房也大多是土木結構,這樣結構的房子很容易被坦克推倒,再加上房屋里有可能藏有敵人,于是德軍坦克毫不客氣的就一幢接著一幢的撞倒然后輾上去。
坦克超強的戰力這時又得到充分的驗證……這會兒如果是純步兵進攻的話,占領這個幾公里見方的村子就不知道需要耗費多少傷亡和時間了。
但因為有坦克,德軍士兵要做的似乎只是前進、前進,再前進。
當然,秦川及德軍士兵們并不知道在這一幢幢被推倒并輾壓在履帶下的民房中,有一間就是印度第4步兵師的指揮部……31歲的大衛少將及他的參謀們沒想到他們的部隊會崩潰得這么快,前一秒他們還希望部隊能再撐一會兒,接著第5炮兵團就能夠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火力將德國人打回去,后一秒就看到陷入混亂搶著逃跑的印軍。
匆忙間,大衛少將讓一名參謀去控制局面,自己在指揮部里與第5炮兵團聯系并命令他們馬上朝目標開炮……就在這時,一陣“隆隆”的坦克馬達聲在后方響了起來,就在大衛少將朝聲音方向望去時,整面墻瞬間倒了下來。
唯一幸存下來的就是那名被大衛少將指派去控制局面的參謀,他做了俘虜并向德軍供述了指揮部的地點,德軍把殘磚斷瓦挖開確認了這一點,并且還找到了一張阿拉曼防線以及尼羅河防線的布防圖,還有其它一些對德軍很有用的情報……這些情報正是因為房屋的瞬間倒塌而沒有時間銷毀。
秦川當然不關心這些。
這一方面是因為將軍、指揮官什么的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尤其是印度第四師已經被擊潰,他們能乘黑逃走的大慨只有三分之一,那么就算大衛少將及他的指揮部成員還活著又能怎么樣?他們還能組織起這些殘兵敗將繼續戰斗?
算了吧,印度士兵早就被嚇壞了。
另一方面,那些繳獲的資料和情報……秦川知道的要比這些多得多。
當然,這樣一來也是有好處的,至少秦川就不用找什么借口透露什么情報了。
沒過多久,德軍坦克就將整個村莊都夷為平地……如果說還有什么幸存下來的房子,那也是用機槍掃射或是用手榴彈、炸藥包炸過一遍的。
按計劃,第21裝甲師此時應該要直取亞歷山大切斷阿拉曼防線的后勤補給線,但是一通炸在來路上的炮彈卻改變了斯特萊克將軍的想法。
“我們遭到敵人炮火的轟炸,將軍!”炮兵團團長提歐上校報告道:“從炮火的位置來看,他們大慨距離我們六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