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遇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
真正了解這場戰爭的,都知道奧欽萊克將軍在北非的貢獻是最大的,因為英第八集團軍就是在他的帶領下與德軍作戰并出現戰略轉折,蒙哥馬利只是延續奧欽萊克將軍的戰略思想然后按部就班的把戰爭延續下去。
這也是隆美爾在回憶錄里盛贊奧欽萊克將軍但卻不提蒙哥馬利的原因之一……隆美爾其實是有些瞧不起蒙哥馬利的,因為蒙哥馬利的指揮過于傳統,幾乎每一步都在隆美爾的算計之中,即便是蒙哥馬利在兵力裝備上擁有絕對的優勢,但還是幾次被隆美爾殺個回馬槍打得十分狼狽。
但最終出名的卻的蒙哥馬利,他甚至被英國人稱作是“軍事天才”。
究其原因,是奧欽萊克將軍在北非的戰斗中丟失了一些地盤,原本勝敗乃兵家常事,沒什么好指責的,重要的是最終奧欽萊克將軍在戰略上占據了優勢。
問題就是英國國內有許多議員借著這些丟失的地盤向丘吉爾發難……
于是丘吉爾就需要一個人背黑鍋,奧欽萊克將軍很不幸的成為了那個背黑鍋的人。
接著蒙哥馬利接管了第八集團軍。
蒙哥馬利實際上什么都不需要做,他只需要按奧欽萊克將軍的戰略守住防線、接收裝備、訓練部隊……然后就可以坐等勝利了。
但丘吉爾需要一個榜樣來標榜自己的功績,這樣可以使自己從議會的困擾中掙脫出來并狠狠地打臉那些對他提出動議的保守黨議員,同時英國也需要一個英雄來激勵百姓繼續與德國抗爭,于是丘吉爾就把之后的勝利塑造成了一個神話,蒙哥馬利也就成了“軍事天才”。
就像丘吉爾說的:“阿拉曼戰爭之前我們屢戰屢敗,阿拉曼戰爭之后我們戰無不勝!”
但這其實并不是事實,事實是之后的“戰無不勝”是因為之前的“屢戰屢敗”打下了基礎。
說到底,這些都是政治丑陋、陰暗的一面,或者也可以說是議會制的缺陷之一。
秦川當然不會再有心思去理會這些事,他回到亞歷山大后第一件事就是昏天地暗的睡上一覺。
第21裝甲師作戰英勇,隆美爾給他們放了三天的假。
意大利軍隊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們被拉到沙漠里去構筑一條長長的防線……從亞歷山大一直到卡塔臘盆地,長度會比阿拉曼防線要長一些,有六十五公里。
這條防線由三個意大利步兵師防守,意大利第132裝甲師和德第15裝甲師則在防線后做為機動部隊防御。
英國人在十公里外停了下來,他們在德軍對面構筑起了另一條防線……之所以在十公里外,是因為火炮恰好能打到對方的陣地,而英軍火炮在數量又具有優勢,炮彈補給也要比德軍多得多,這樣時間一長就能拖垮德、意軍。
這很符合英國人的利益,他們就想打成像一戰那樣的塹壕戰。
“上士,上士……”模模糊糊中秦川被搖醒了,秦川一下就蹦了起來,抓起步槍問:“敵人來了?”
在旁邊沉睡的德軍士兵們也一個個像彈簧一樣跳了起來。
“不,不……放輕松!”庫恩對大家說道:“現在很安全!”
接著庫恩就對秦川說道:“我本來不想吵醒其它人的,可是你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