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顆紅色的信號彈升上空中,英軍第一裝甲師的首批上百輛坦克就“隆隆”的朝意軍防線開了上去。
走在最前頭的居然是“掃雷坦克”,構造與秦川發明的掃雷坦克差不多,只不過英軍因為有強大的工業能力和運輸能力用上了專用的滾筒和加上球形配重的鏈條,另外還在坦克右側加上了一個小倉室……這個小倉室僅供一人勉強鉆入,容納的是掃雷滾筒的操作員。
這樣的改進顯然比德軍那簡陋的“掃雷坦克”要先進多了,又因為它是用故障率較小的“瓦倫丁”坦克改裝的,所以運行起來十分順暢,一路“嘩嘩”的朝前鞭打著引爆了一顆顆地雷。
同時英軍進攻的時間也把握得恰到好處……英軍坦克位處東方,太陽剛剛升起陽光在英軍坦克上投射出一道道陰影,卻直射意軍炮手的眼睛,這使意軍坦克和反坦克炮手很難瞄準目標而英軍坦克卻能隱藏在陰影中。
其實,即便沒有這些因素意大利炮手也很難瞄準目標,正如之前所說的,意軍坦克甚至沒有設置炮手,需要開炮時就用機槍手臨時充當。
于是從意大利方向打來的炮彈總是打在英軍坦克附近的沙土里。
其實就算命中也無濟于事,意大利M13型坦克裝備的是47MM火炮,它至少得在300米的范圍內才有可能擊穿英軍的“格蘭特將軍”式坦克,而此時的英軍第一裝甲師已嚴格遵守蒙哥馬利“只準遠戰不準近戰”的命令,兩軍少相距七百多米。
反觀英軍的“格蘭特將軍”式,其75MM坦克炮在這個距離上卻能輕松的擊穿意軍M13型坦克的裝甲,于是一輛輛意軍坦克在炮彈的呼嘯聲中化為一團團火焰,有些甚至被打成了散落一地的零件。
幾分鐘后,在英軍戰機蜂涌上來加入戰團時意軍就開始全面潰退了。
隆美爾給意大利第132師的命令是:“稍微抵擋一陣就假裝敗退!”
這個任務其實很容易完成,所以132師師長格雷科少將一口就應了下來。
但隆美爾沒想到的是……意大利軍隊根本就不用假裝,而是真的潰退了。
其區別就在于如果假裝敗退的話還應該在身后埋下反坦克地雷阻滯英軍坦克的速度,但意大利軍隊卻沒有這么做,這使意大利軍隊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因為坦克速度遠不及英軍坦克結果損失了幾乎半數的坦克。
(注:M13的最高時速為33公里,“格蘭特將軍”式坦克最高時速為42公里。)
看到意大利裝甲師的潰退,埃伯萊少將極為興奮……對于裝甲師來說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擊毀敵方坦克了,盡管對手是不堪一擊的意大利坦克,但每每看到敵人的坦克傾刻間就被炸成一團團火焰和廢鐵……做為指揮官的那種舒暢和自豪感是外人無法體會的。
“進攻,小伙子們!”埃伯萊興奮得漲紅了臉,他揮著手在步話機里大叫:“用你們炮彈和履帶狠狠的教訓這些不自量力的意大利人,勝利屬于我們的!”
埃伯萊少將在法國受的窩囊氣以及在本國受到的質疑和白眼在這一刻終于得到渲泄的出口了。
埃伯萊少將的這種表現其實很正常,第一裝甲師在法國的失敗使埃伯萊少將對戰場感到恐懼和自卑,這也是他一直都不敢接受這個任務的原因之一。
而自卑的心理在形勢發生逆轉時往往又會轉化為另一個極端……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