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軍士兵們感到意外的是,意大利“閃電師”的表現相當不錯。
在伊臘克機場附近傘降的是“閃電師”的第一傘降團……此時的“閃電師”與意大利步兵師一樣為兩團制,也就是全師兩個傘兵團外加一個傘降炮兵團。(注:1942年7月編入第三傘兵團)
第一傘降團的三個營以伊臘克機場為中心十公里范圍為半徑,分散傘降至周圍扼守交通要道,比如橋梁、公路、鐵路等。
這種做法無疑是正確的,傘兵的優點就是可以空降至任何一點,缺點就是缺乏機動能力沒有重裝備。
這就注定了這時代的傘兵要盡量避免過于集中與敵人打硬仗……集中起來硬碰硬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分分鐘被敵人重裝備壓制而死傷慘重。
相反,如果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個角落,這個高地一個排那個高地一個連扼守沿途公路,就會使敵人必須一個高地一個高地的清除才能前進。
另一方面,空降師還可以四處偷襲,使敵人正規軍抓不住重點而疲于奔命。
于是在意大利“閃電師”空降至地面的那一刻,伊臘克機場的外部援軍就被阻斷或者說部份阻斷了。
事實上,這一切原本應該在戰斗打響的那一刻就開始實施的,也就是意大利“閃電師”的動作要與德軍第一步兵營的傘降同時進行,這樣英軍的交通和增援在第一時間就會陷入癱瘓而伊臘克機場會遭到圍攻。
無奈的是意大利卡普羅尼運輸機架次不足,尤其是每架運輸機只能載18名傘兵……這使本應同步的動作不得不分成兩批來進行。
不過這對整個計劃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德、意軍到目前為止基本達到了他們的戰略目標……封鎖克里特島機場使英軍空中力量無法對德、意軍登陸部隊及后續空降部隊構成有效的打擊,然后援軍就可以分批次的投入戰場。
在一陣炮聲中,又有幾架英軍戰機試圖強行在機場降落……這是英軍的老套路了,每當他們希望飛機安全降落時就會用炮火對著高地猛轟。
但這起不了什么作用,原因是英軍看不到躲在高地上的德軍,而居高臨下的德軍卻對機場的情況一清二楚,德軍甚至只需要安排幾個炮兵觀察員在前頭,然后將坐標報給后方的迫擊炮炮手也就差不多了……實際的封鎖要比這還簡單,因為伊臘克機場的跑道只有五條,迫擊炮只需要鎖定這些跑道,英軍戰機就怎么也逃不出德軍的手掌心。
“喲嗬!”看著再次被炸毀的三架戰機,維爾納不由歡呼起來。
“我從沒想過做傘兵會這么過癮!”維爾納說:“我們不但有飛機做為交通工具,還可以把敵人的飛機一架架干掉!”
“過癮?!”面包師反對道:“你說的是當我們掛在降落傘上被敵人當靶子打,還是在這里被敵人包圍著用火炮一輪輪的轟?”
“兩者都是!”維爾納回答:“你不覺得這很刺激嗎?”
“你這個瘋子!”雅科普一邊壓低身子躲著炮彈掀起的沙土一邊大聲回答:“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刺激,我們只想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