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里尼看到這封電報不由氣急敗壞,完全沒搞清楚形勢的他措辭強烈的回電道:“不,利比亞是意大利的領土,我絕不會讓英國人踏上這片土地,一點也不……如果德**隊不能保護它的安全,頑強的意大利軍隊會做到的!”
墨索里尼似乎忘了幾個月前英軍曾一直打到的黎波里,不過這也不意外,意大利人總是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中,他們對自己總有謎一般的自信,就像當初他們以為自己能輕松擊敗英軍占領整個埃及一樣。
希特勒沒有理會墨索里尼,他只是給隆美爾發去一封電報:“你做得很好,我的將軍,先讓英國人得意一段時間吧!另外,你有時可以不需要考慮意大利人的想法,明白了嗎?”
隆美爾不由喜出望外……這也是隆美爾的悲哀,他雖然是希特勒的愛將,但在戰場上卻很少得到希特勒的支持,比如當初希特勒一再命令隆美爾停止進攻,比如一次又一次的拒絕隆美爾的增援要求等等,這使隆美爾都有些心理陰影了。
隆美爾曾對參謀打趣道:“我和元首就像兩個相反的戰略家,我想要做什么,元首就會反對什么!”
但破天荒的,希特勒卻會在這件事上支持隆美爾,這讓隆美爾懸在心里的石頭徹底放下了。
接著他又細細品味希特勒那句說話:“不需要考慮意大利人的想法!”
很快隆美爾就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于是他在帶兵撤退的同時一路放出風聲:“德國支持利比亞獨立,但意大利卻不愿意這么做!”
這表面上看似乎沒起什么作用,因為利比亞百姓沒有太多的獨立意識,他們中許多人甚至都沒有國家的慨念。
但在意大利指揮下的利比亞殖民軍就不一樣了,他們因為是一支支部隊而且還在各個戰場參與過戰斗,打得多了見識也多,心里隱隱有了建立自己國家的愿望,只是礙于意大利的控制沒敢有所動作。這時一聽說德國支持他們獨立不由欣喜若狂,各部隊紛紛響應從意大利軍隊中脫離出來表示愿意跟著德軍干。
這其中也包括意大利“閃電師”。
正如之前所說的,意大利“閃電師”大多都是利比亞土著柏柏爾人,德國人支持利比亞獨立的消息當晚就傳到了阿爾及利亞……其實是斯萊因上校有意放出風聲。
然后意大利“閃電師”當晚就控制了指揮他們的意大利軍官,并派人與斯萊因上校聯系。
墨索里尼在聽到這些情況后不由爆跳如雷,但前有英、美強敵后有利比亞暴亂,墨索里尼也不敢拿德軍怎么樣,最后只能對利比亞許下了一個諾言:“如果能幫助意大利擊敗盟軍的話,就允許利比亞獨立!”
這霎時就像給利比亞殖民軍注射了一劑強心針。
更重要的還是,原本意大利這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利比亞還是準敵對關系,現在瞬間就變成同一戰線的戰友了。
此時的秦川,正和斯萊因上校站在“敦刻爾克”號戰列艦上。
兩人是受雷德爾的邀請來到這艘軍艦上對新型炮彈進行測試的。
“我們又見面了,中尉!”這種場合當然少不了康拉德,他興奮的對向秦川說道:“我們根據你的想法生產出了這種引信……它使用彈殼為天線,引信內有一個真空管無線電波發射器,通電后會向外放出180至220兆赫的無線電波。然后……你知道的!”
雷德爾問了聲:“你們驗證過這種炮彈的可靠性嗎?”
“當然!”康拉德回答:“這簡直是個創舉,至少能提高幾倍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