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川等人在突尼斯構筑工事的時候,蒙哥馬利正與艾森豪威爾展開一場爭論。
爭論的焦點在繼續從海上進攻還是從陸地進攻。
“我認為我們應該在海上與德國再打一仗!”艾森豪威爾說:“雖然我們的艦隊遭受損失,但卻可以修復,而德國人‘敦刻爾克’號也同樣負傷。”
“重要的是空軍,將軍!”蒙哥馬利說。
“我知道這個!”艾森豪威爾說:“我們的空軍的確損失慘重,但我們還有美第10航空大隊,我們依舊擁有空中優勢!”
“不!”蒙哥馬利回答:“問題就在于我們低估了德國艦隊的防空力量,我們的戰機很難在他們軍艦面前取得優勢!”
“但那是英國空軍而不是美國航空隊!”艾森豪威爾反駁道:“我們擁有比英國更先進的轟炸機和戰斗機!”
艾森豪威爾說的是對的,此時美國B14和B24重型轟炸機已經服役,這些轟炸機的升限都在八千米高空以上,這雖然在德國艦隊130MM副炮的對空10公里的射程之內,但就像之前所說的,高度越高就會使75度最大仰角的高射炮死角區域越大,所以實際上B14和B24可以毫無壓力的朝德艦隊投擲炸彈。
“艾克!”蒙哥馬利說:“問題就在于我們不知道德國人對艦炮做了怎樣的改進,所以我認為此時任何對德軍艦的行動都是在冒險,雖然我相信美國航空兵的實力,但我們沒必要這么做,因為我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迅速把戰線往突尼斯方向推進。只要我們在陸地上占領了突尼斯,那么突尼斯海峽對我們來說就不是問題了!”
艾森豪威爾想了想,最終只好點頭說道:“就按你說的做吧,蒙蒂。不過我得提醒你,我們得到情報,德國人正在突尼斯構筑防線,如果你確定要從陸地進攻的話,那你最好快點,否則他們就在那做好準備等著你了!”
“當然!”蒙哥馬利說著就再次把目光轉移到了地圖上。
蒙哥馬利這么決定其實是有私心,此時的美國和英國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英國想保住自己世界第一的地位,而美國卻想把英國拉下來自己坐上這個寶座,于是才會有這樣的分歧:美國急于想讓自己的航空大隊到戰場上去表現一下,向世界宣布英國人在德國艦隊下慘敗而美國卻可以打得他們無力還手。
蒙哥馬利也不笨,他當然不會給美國人這個機會,于是就千方百計的找借口改從陸上進攻……如果不用美國航空兵的話,英國實在已經沒有力量從海上再發動一次大規模戰役了。
幸運的是,英國在陸地上的攻勢十分順利,如果不是因為后方一直有埃及、利比亞等游擊隊干擾的話,現在只怕已經打到的黎波的了。
不過蒙哥馬利相信,英軍最終會突破突尼斯,因為德國人沒有適合的對付“謝爾曼”坦克的裝備。
另一邊,法國營和德軍士兵正在零號高地上放聲大喊。
登上高地后,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個鹽湖,也就是突尼斯最大的鹽湖……杰里德大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