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五十個吧!”
“什么?”聞言斯萊因上校不由愣了:“可我們沒有那么多的鉆頭和人手!”
“我是說用來對付那些轟炸機!”秦川說。
斯萊因上校不由“哦”了一聲,說道:“好主意,我們早該這么做了!”
不久,數十個井架就在沙漠中豎了起來,星羅棋布的分布在蒂姆拉格盆地周圍。
不用說,這些井架大多都是假的,它們是用木料拼接起來,有些甚至都歪歪扭扭的不成樣子。
然而,在萬米高空上的轟炸機卻無法識別,于是第二天的高空轟炸甚至連勘探隊的邊都沒摸到。
蒙哥馬利聽到這個消息后就有些無奈。
“我們的轟炸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蒙哥馬利說。
“是的!”艾森豪威爾回答:“鉆井目標太小,高空轟炸很難命中目標,現在他們又布置了這么多假目標……”
蒙哥馬利陷入了兩難。
高空轟炸不起作用,進行低空轟炸吧……德軍的空中力量又因為第24航空隊的增援而實力大增,英、美軍同樣也不敢輕舉妄動。
更何況,這樣的轟炸似乎也阻止不了德國人的勘探工作……炸毀井架他們可以再搭,炸死幾個人他們可以再補充。
“我們似乎就只有從正面進攻了!”艾森豪威爾說。
“正面進攻?”蒙哥馬利搖了搖頭:“加貝斯防線的問題你很清楚,陸地上無法突破。海上……德國第24航空聯隊駐西西里島,與駐突尼斯的第27航空聯隊形成夾擊突尼斯海峽之勢,除非我們能在空中把德國人打敗,否則我們的軍艦很難通過突尼斯海峽!”
盟軍在空中把德國人打敗不是不可能,英、美的空中力量加起來五百多架飛機足足是德軍兩個航空隊的兩倍多。
但德軍飛行員大多都是有豐富戰斗經驗的老飛行員,而英、美軍實戰經驗卻十分欠缺,其中尤其是美軍飛行員,他們中許多人甚至沒有空戰紀錄。
眾所周知,空戰中經驗是十分重要的,一些老手比如馬爾塞尤可以在幾分鐘內擊落敵方幾架戰機,而一些新手就算駕駛著性能最好的飛機都找不到敵人在哪里。
“可是我們還能怎么做?”艾森豪威爾說:“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挖到石油然后變得越來越難對付?這甚至會給讓德國乃至法國獲得巨大的利益!”
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石油這東西不僅僅只是軍事上有需求,工業上要開動機器同樣需要,商業上的運輸當然也必不可少。
德、法、意因為英、美等國的禁運導致燃油緊缺,再加上軍事上的巨大需求,已經使其工、商業遭到巨大的打擊而采用配給制度……也就是國家統一分配給百姓食物。
如果此時一個油田在北非出現,就會使英、美對德、法、意的軍事及工商業都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
“艾克!”看著地圖的蒙哥馬利回答:“或許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