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艾倫少將果然就組織了兩個營對高地發起了慘烈的進攻……之所以說是“慘烈”而不是“猛烈”的進攻,是因為美軍的攻勢根本就無法對恩納高地構成威脅。
艾倫少將的想法或許是正確的,在沒有火力優勢也沒有地形優勢的情況下,想要拿下高地就只有借著夜色的掩護了。
問題就在于夜戰更偏向于素質好的一方,因為素質好的士兵能自覺的與戰友形成默契,他們不用說、不用看都能與身邊的戰友配合、協同。
反觀素質差的一方,則需要借助手勢、命令等完成協同,萬一混亂起來還少不了誤傷。
美軍顯然屬于后者,于是兩個營的進攻最終只能在高地前留下一堆尸體。
巴頓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他一度以為這是第1步兵師作戰不堅決,同時也相信恩納高地上的只是德國人的小部隊。
因為左翼第三師在兩天內已經前進了八十公里,英軍的的前進速度更是讓人咂舌,他們前進了一百一十公里,僅僅以300人傷亡的代價就打死、打傷了6000余人,俘敵23000人,繳獲大炮67門,摧毀坦克28輛。
當然,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從意大利軍隊獲得的戰果。
而反觀美軍……僅僅只是第1步兵師的傷亡就達八百余人,尤其讓人沮喪的還是第1步兵師被擋在恩納防線前動彈不得。
這情況很快就引起了艾森豪威爾的注意。
“第一步兵師是怎么回事?”艾森豪威爾問。
“將軍!”巴頓在這時當然要為自己的部隊說話:“我們物資遠沒達到戰場的需求。英軍已有8萬人、7000輛汽車、200輛坦克和900門火炮登陸,而我們……直到現在僅僅只登陸了一個步兵師和50輛坦克,我們所有的運輸能力只勉強夠前線士兵作戰的消耗,我們甚至不敢把這50輛坦克派上戰場,因為我們還沒有為它們儲備足夠的燃燒和彈藥!”
艾森豪威爾當然也知道英、美兩軍在客觀條件上的差距,但搶還是批評道:“這不是原因所在,喬!正如你報告的那樣,不被看好的第3步兵師的進展卻十分順利!”
正在巴頓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的時候,參謀給巴頓遞上了一張照片。
巴頓不經意的瞄了一眼,然后就瞪大了眼睛問:“在哪發現的?”
“恩納,將軍!”
“你確定是恩納?”
“是的,將軍!”參謀回答:“確定無疑!”
“艾克!”巴頓拿著照片對電話另一頭的艾森豪威爾說道:“知道我們的飛行員發現了什么嗎?”
“什么?”
“一輛坦克,著了火的坦克!”巴頓說。
艾森豪威爾有些不明白巴頓這話的意思,在戰場上一輛著了火的坦克那還不是太正常了。
接著巴頓又解釋道:“不同之處在于,這是一輛隱蔽在森林里的四號坦克……它顯然是不幸被我們轟炸機丟下的燃燒彈點著了!我想,這也就是第1步兵師為什么會在恩納無法前進半步的原因!”
“你的意思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