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隨著軍官一聲高喊,美軍就高叫著挺著刺刀沖向山頂陣地……他們顯然打算在德軍做好防御準備前殺進德軍陣地近身肉搏。
美軍雖然不擅長近身肉搏,但在這種人數不成比例而且總處在不利地形的情況下,他們當然更愿意選擇肉搏。
然而,這只是他們一廂情愿的想法。
隨著一聲口哨聲,德軍士兵們就拉燃了早就準備好的手榴彈然后朝另一面投去……山頂陣地棱線的特點是這面是反斜面那面就是正斜面,也就是說士兵們這么把手榴彈往外一甩,就齊唰唰的甩到了在正斜面沖鋒的美國大兵面前,德軍士兵們甚至都不用冒頭。
接著,正斜面就傳來一片轟響以及美軍士兵的慘叫聲。
不久又是一聲聲口哨,手榴彈一排排的從山頂陣地那頭拋上來……美軍也想用同樣的方法甩手榴彈反制德軍,但很快就發現這行不通。
首先,美軍不知道另一斜面德軍的位置和情況,甩手榴彈基本要靠蒙。
其次,美軍身處低處而德軍在高處,這也就意味著德軍能將手榴彈投到美軍腳下,而美軍卻不一定能將手榴彈投到德軍的位置。
再次,更重要的其實還是美軍所使用的都是卵形手榴彈。
當然,卵形手榴彈有很多優點,比如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等,但它同時也有缺點……投擲距離不如木柄手榴彈。
不過這個缺點在這里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卵形手榴彈會往回滾。
要知道此時美軍是在斜面下方,而且手榴彈還是延時爆炸的,萬一要是沒能投過斜面……那就會滴溜溜的回滾到自己陣營里爆炸。
美軍都是一群新兵,他們當然不敢冒這個險,于是就只能在下頭被德軍用手榴彈一批批的炸。
沒過多久,美軍又只能在迫擊炮的掩護下丟下一堆尸體撤了下去。
“見鬼!”艾倫少將氣急敗壞的罵道:“德國人難道是炸不死的嗎?他們難道是從地里鉆出來的?!”
“他們就是從地里鉆出來的!”一個聲音在艾倫少將身后響起。
艾倫少將回頭一看,是巴頓將軍,他趕忙迎了上去與巴頓將軍握手。
“將軍,你不應該到這兒來!”艾倫少將說。
“不然我還能到哪去?”巴頓回答:“跟英國人那群蠢貨呆在一塊嗎?”
說著巴頓就舉起望遠鏡朝恩納高地望去。
其實艾倫少將說的沒錯,美軍的制度其實是不允許像巴頓將軍這樣的集團軍司令親上一線的,他們更應該呆在指揮部里協調全軍作戰、后方補給以及與上級聯系等工作。
但很明顯,巴頓將軍并沒有把這些制度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