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英國和美國的聯盟并不是鐵板一塊,艾森豪威爾這個最高總司令雖然受命協調英、美兩軍的關系……客觀的說艾森豪威爾之前的做法沒有問題,如果要協調兩軍的關系使它們站在同一陣線上,那必然就要讓英軍占便宜美軍吃虧。
只有美軍退一步,雙方都能在某個點上達成統一意見,否則雙方互不相讓,最終英美兩軍就得自己先打一架再說。
所以,艾森豪威爾就算被美軍上下罵成“叛徒”,他也要頂住壓力。
但是這種靠美方妥協成全英方利益的統一也是有底線的,那就是在美軍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的基礎上……也就是美軍基本不會有危險而且能取得勝利的情況下,那么美軍登陸條件艱苦些,得到的利益少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此之前,形勢的確是這樣。
艾森豪威爾認為在島上的德軍不過只有一個裝甲師三個步兵師,而且這個裝甲師還很有可能在英軍的主攻方向墨西拿,而美軍自己就有一個裝甲師三個步兵師,再加上英軍還有強大的海空力量,那么這場登陸戰基本是穩操勝券了。
但現在卻形勢突變,艾森豪威爾突然發現德軍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弱小,僅僅只是恩納方向就跑出三個師的德軍。
而美軍一個步兵師正深陷巴勒莫方向的山地,一個步兵師在恩納被德軍擊潰死傷慘重,灘頭僅僅只有一個戰斗力不強的第45步兵師及坦克已經損失大半還有坦克來不及卸下的第2裝甲師。
有句話叫“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英、美就是因為利益關系捆綁在一起的“同林鳥”,它們如果是打勝仗那沒問題,但如果打了敗仗甚至是美軍都自身難保,那怎么也不可能再幫英國人協防。
如果這么做的話,艾森豪威爾就不只是“叛徒”了,幾乎就可以稱得上是“賣國”了。
于是,艾森豪威爾就命令美國用于協助登陸的特混艦隊乃至所有美國空中力量暫停一切任務。
原本用于在突尼斯海峽一帶巡邏以防德國艦隊突然穿過海峽的特混艦隊返航至特拉帕港,并完成艦炮試射準備好隨時為灘頭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原本用于轟炸并為各部隊提供火力掩護的美第10航空大隊除了一部分繼續為第3步兵師提供空中火力外,其余的全部返回班泰雷利亞島或是馬耳它島,遠在的黎波里甚至是班加西的遠程轟炸機都做好出擊的準備。
當然,這些都是艾森豪威爾與巴頓商議后的結果……此時的艾森豪威爾已拋棄了蒙哥馬利選擇了與巴頓一同制定作戰計劃。
就像艾森豪威爾說的:“從開戰以來,我們一直都被英國人以英國的利益牽著鼻子走。現在,到了考慮美國利益的時候了!”
艾林豪威爾和巴頓的計劃很明顯,那就是一旦德軍對美軍灘頭陣地發起進攻,他們就會用海、空軍把美軍灘頭陣地以外的地方炸成一片火海以阻止德軍前進的步伐。
這個計劃是完全可行的……美軍的彈藥和火力要做到這一點完全不是問題,其登陸部隊之所以彈藥和裝備不足并不是美軍彈藥不足,而是港口太小無法短時間內把大量裝備和補給運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