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很清楚,一旦德軍進入了卡塔尼亞,英軍就會陷入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這個尷尬來自兩方面。
一方面是輿論上的……解放卡塔尼亞后,英國人積極為卡塔尼亞實施各方面的援助,比如對受傷百姓的醫療和救護,再比如給百姓食物的救濟,附帶著還帶著行政官員進入卡塔尼亞實施管理。
這一舉措實施上是美軍先實施的,美國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國際形像,同時也是為了更多的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持,所以在軍隊里征召了工業、經濟、交通等管理人才,這樣他們在攻占了某個城市后,就可以用這些人才對城市進行合理的管理使該城市盡可能早的恢復正常的秩序。
這也是蒙哥馬利有意讓美軍攻占無名小鎮的原因之一……從英國的利益來說,當然是不能讓美國的形像大幅提升進而超過英國的。
于是,蒙哥馬利就效仿美國征召了一部份管理人才來對卡塔尼亞進行治理。
當然,宣傳工作也得跟上,甚至還有各國的戰地記者就在卡塔尼亞跟進。
如果卡塔尼亞被德軍占領連記者都落入德軍手里,那在輿論上怎么解釋?
另一方面就是軍事方面。
要是德軍占領卡塔尼亞,打還是不打?
打,就必然少不了轟炸,而轟炸的目標必定就是民房。
不打,就得任由德軍扼制住運輸線!
到時,英軍或許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將部隊開進城里與敵人展開巷戰。
但蒙哥馬利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馬上命令澳大利亞第6步兵師增援卡塔尼亞!”蒙哥馬利下令。
澳大利亞第6步兵師在北非時就很有巷戰經驗,讓他們來執行這個任務最合適不過。
“是,將軍!”德甘岡應了聲,就把這個命令傳達了下去。
但事情并不順利,二十分鐘后德甘岡就拿著一封電報到蒙哥馬利跟前報告道:“將軍,喬舒亞少將電報,澳大利亞第6步兵師遭到阻擊,一時無法撤下來!”
“什么阻擊?”蒙哥馬利問:“我們已經占領一路上所有要地了!”
“但我們并沒有占領每個坑道,將軍!”德甘岡回答:“還有叢林,許多德國藏身在其中!直到現在他們才出來埋地雷、炸橋梁,偷襲我們在高地上的部隊,甚至有幾個高地已經被德國人奪了回去!”
“又是坑道!”蒙哥馬利不由咬了咬牙。
他在加貝斯防線已經吃了虧,原以為因為“肉餡計劃”的成功,西西里島的德國人沒有這方面的準備,沒想到這個讓蒙哥馬利頭疼的東西再次出現了。
當然,因為德軍在埃特納火山一線兵力不足,英軍也并不是下不來,只是速度會被延緩。
然而這就是德軍的目的……延緩英軍增援卡塔尼亞的速度,接著德軍部隊就可以搶先一步占領卡塔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