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塔尼亞已經打成一片的時候,秦川等人就搭乘著汽車跟隨在戈林裝甲師后頭朝美軍駐守的灘頭陣地前進。
汽車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搖搖晃晃的前進,遠處時不時的就傳來幾聲炮聲,爆炸時的光圈就是有道閃電劃過一樣。
公路兩旁到處都是被美軍拋棄的汽車和物資,還有一隊隊舉手投降的美軍。
“美國人看起來也不怎么樣!”維爾納笑著說道。
“你不是一直堅持美國人不會參加這場戰爭嗎?”面包師問。
“拜托,上士!”維爾納回答:“沒有人會猜到日本人會偷襲美國不是?”
“日本人是個傻瓜!”戴維在角落里狠狠的罵了聲。
戴維和他的部下因為暫時無法返回自己的部隊,于是就加入到第一步兵團中。
“少尉!”多米尼克不由反對道:“你似乎忘了英國人的坦克、飛機都是從哪來的!”
“就算是這樣又能怎么樣?”戴維反駁道:“要知道,英國人并不熟悉那些美國裝備,有些裝備甚至還與他們的英式裝備有沖突,但美國人就不一樣了!”
“沒什么不一樣的!”維爾納說:“他們一樣被我們打敗了,不是嗎?”
說著維爾納就朝外面投降的美軍揚了揚頭。
戴維只是搖了搖頭沒說話。
秦川對這個戴維說的話有些詫異,他說的對,英軍在北非戰場上一次又一次的被德軍打敗,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裝備不成體系或是對美式裝備不熟悉。
這聽起來似乎是小事,但戰場上往往就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導致整支軍隊的全面潰敗,比如英軍裝備了美式“斯圖亞特”就出現機動速度與英軍坦克差距太大而無法協同的問題,再比如“格蘭特將軍”式坦克被輕易擊敗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英軍對裝備不熟悉。
“少尉!”秦川問著戴維:“你似乎是軍校畢業的!”
“不,上尉!”戴維回答:“我只是在美國呆了兩年,在那上大學!”
“哦!”
“普林斯頓大學!”戴維回答:“但是因為這場戰爭……”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戰爭爆發后戴維就沒法繼續在美國呆下去了,因為他可能會被別人當作是間諜。
“所以你對美國有些了解?”面包師問。
“是的!”戴維回答。
“說說你的看法!”面包師說:“我的意思是說,美國人有哪些比我們強的地方?”
戴維不由嘆了一口氣,然后回答道:“說了你們可能會泄氣。我就說一些我知道但不確定的數字吧,美國的工業能力是德國的四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我們造出一輛坦克,他們就能造出四輛,而且性能還相當不錯,就像他們的‘謝爾曼’坦克……”
“我們為什么不往好處想想呢?”維爾納說:“法國的工業能力也比我們強,但它依舊在一個多月就向我們投降!”
“那不一樣!”戴維說:“我們能擊敗法國是因為在陸地上與法國接壤,我們可以用強大的陸軍將其擊敗,但是美國呢?讓我們的坦克游過大西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