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在空中帶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劃著一道弧線朝馬耳他島飛去。
不一會兒,通訊員就喊道:“U928報告發現V1,飛行狀況良好,時速350,高度300!”
這時的V1還在爬升階段,速度高度都有限。
“U921報告,飛行狀況良好,時速512高度530!”
……
發射點距離目標100公里,如果以平均時速500公里計算,整個過程只需要12分鐘,也就是說大慨每3分鐘就飛越過一艘潛艇。
馮布勞恩等人就緊張的根據潛艇傳送過來的數據和方位計算導彈的彈道……雖然馮布勞恩沒有說話,但秦川卻可以從他的臉色看出來發射情況并不理想。
這在秦川的意料之中,原始的V1導彈可以說根本就沒有精度,它的導航系統的確可以保持導彈在空中飛行,而且方向也是正確的,問題是目標可是在一百公里外,所謂“失之毫厘謬之千里”,初始的角度只要有一點點小問題,或者中間只要有一點氣流改變了導彈的角度,最終就會偏離目標,而且偏離的不是一點點……歷史上的首發V1導彈就偏離目標24公里,之后的V1導彈基本都是漫無目標的亂炸一通,只要能發射到英國并落地爆炸也就可以了。
不過因為德國人生產的這種廉價導彈數量很多,從1944年6月第一枚導彈發射往倫敦起,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產了兩萬到三萬枚,其中大約有一萬枚射向英國。
這幾乎就是無差別的地毯式轟炸,所以也給英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怎么了?”康拉德看出馮布勞恩的臉色有點不對,就問了聲。
“它偏離預定軌道了!”馮布勞恩回答。
隆美爾看了秦川一眼,秦川微微點了點頭。
秦川之前就提醒過隆美爾這一點,但這并不影響隆美爾與秦川所希望達到的戰略效果,他們要的只是這東西能打到馬耳他島。
最后,通訊員報告道:“兩枚導彈順利在馬耳他島爆炸!”
軍官們響起了一片激烈的掌聲,但馮布勞恩和康拉德的臉色卻十分難看,因為他們知道導彈沒有命中預定目標也就是位于馬耳它島上的機場。
偏偏這時有一名軍官問了聲:“我們能知道它命中了什么嗎?”
“不!”隆美爾說:“我們不需要知道命中了什么,我們只需要知道它落在馬耳它島,這就足夠了!”
隆美爾都這么說了,那么其它人也就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接著布勞恩就召集科研人員開了個會,秦川當然也在其中。
“初步估計,我們偏離了目標十五公里!”布勞恩搭拉著腦袋說道:“我知道它可能會偏離目標,但沒想到它會偏離目標這么遠!”
頓了下,布勞恩又接著說道:“十五公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根本就無法用它擊中目標,就算目標是數平方公里的飛機場!”
“教授!”秦川安慰道:“你根本就不需要為這一點過于擔心!”
“為什么?”布勞恩有些不解。
“它很廉價!”秦川說:“也很容易生產,我沒說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