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火!”格哈德大聲下令。
德軍的防御戰就在那一刻打響了,子彈帶著“嗖嗖”聲朝下方的蘇軍飛射而去,將一個個沖向洛瓦季河的蘇軍打倒在地。
但蘇軍卻無視這種犧牲,依舊沿著兩座橋梁以及中間一處地勢較為平緩的防線處往上沖。
蘇軍的目標很明確……用人命來掩護工兵部隊在洛瓦季河防線上搭設斜面,只要斜面足夠多,那么他們對德軍防線的沖擊也越大。
一輛架橋車搭上了洛瓦季河東岸,高度顯然是經過計算過的,橋面高度超過東岸半米左右。
這個高度可以說恰到好處,因為如果超過太多了,那么人員和坦克從橋面下來就會有困難。
如果恰好與東岸齊平,那么德軍的機槍就能輕松的封鎖整個橋面。
但是現在,機槍手的子彈大多都被橋面超出的一載擋住,火箭筒的射界也同樣如此。
這讓秦川十分意外,因為蘇聯人的性格大多都是粗枝大葉的那種,他們會沒頭沒腦的往前沖,也可以用粗糙的零件組合出一輛近乎完美的坦克,但他們從來不注重細切問題,就像他們的坦克大多都沒安裝通訊設備一樣。
但是現在,面前的蘇軍指揮官顯然是考慮到這些了。
秦川不知道的是,馬特維奇為了這次進攻甚至還做了兩次演習……他帶著部隊在距離霍爾姆十三公里外的一個高地上構筑了一道與洛瓦季河相似的防線,然后讓部隊在那進行攻防演練于是才得到了一些經驗。
“我們機會不多!”馬特維奇舉著望遠鏡一邊看著戰場上的戰斗一邊對彼得諾列夫說。
“我不明白,政委同志!”彼得諾列夫回答:“我們擁有絕對的優勢!”
“或許是!”馬特維奇回答:“但你沒有研究過他們的戰例!”
“你的意思是說……”
“我從英國人那調來了德國第一步兵團的作戰經過,彼得諾列夫同志!”馬特維奇朝著正冒著硝煙的戰場方向揚了揚頭:“他們在非洲和西西里島,用‘坑道戰術’幾次以劣勢兵力打得占據絕對優勢的英國人和美國人毫無辦法!”
彼得諾列夫哈哈笑了起來:“那是因為英國人美國人膽小!”
“或許是吧!”馬特維奇回答:“但或許是因為我們有了一個不尋常的對手!”
頓了下,馬特維奇就自言自語的說道:“我有種預感,如果我們不能在幾天內將霍爾姆打下來的話,他們很可能會找到應對的方法!”
馬特維奇放下了望遠鏡接著說道:“到那時,我們就必須要用另一種方法進攻霍爾姆了!”
“放下吧,政委同志!”彼得諾列夫說:“看現在這樣的情形,用不了幾小時他們的防線就會成為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