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秦川想像的那樣,蘇軍很快就再次組織起了進攻,這一次他們成功的越過了洛瓦季河防線。
但越過了洛瓦季河防線并不代表蘇軍就能勢如破竹將德軍防區一分為二。
雖然蘇軍甚至就連馬特維奇都是這么想的,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原因一方面是德軍在霍爾姆構筑了地下工事,使蘇軍總得防備身旁甚至是身后會突然冒出一隊敵人出來對他們實施殺傷……在這方面應該說積雪會是一個很好的掩護,許多地道口只需要加塊木板然后從外頭用積雪堆上,蘇軍就很難發現地道口的位置。
另一方面,則是霍爾姆到處都是被蘇軍火炮炸出的廢墟。
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建筑被炸塌后的確可以使德軍失去御寒的地方(事實上這個戰略目的也沒能達到),但同時街道上一個個幾米深的彈坑以及整幢樓房倒塌時堆砌在街道中的鋼筋水泥卻起到了很好的攔截作用……首先是坦克就很難通行,其次就是德軍士兵可以利用這些廢墟做為掩體或是工事與蘇軍作戰。
于是霍爾姆戰役很快就轉變成殘酷的巷戰和拉鋸戰,蘇軍不得不在廢墟和殘亙斷壁中與德軍反復爭奪展開拉鋸戰。
但局面對德軍卻不容樂觀。
“主要是因為我們兵力不足!”秦川在會議上皺著眉頭說道:“雖然我們每一名士兵都可以換取兩個、三個甚至更多的敵人,但問題是我們總兵力只有五千余人,現在只有四千余人,而蘇聯人卻是源源不斷幾乎沒有盡頭!”
“是的!”格哈德接嘴道:“正如上尉說的,我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但同時距離失敗也越來越近了,尤其我們只有幾里寬的戰略縱深,一旦讓蘇聯人把我們從中間攔腰切斷……情況會急劇惡化!”
斯萊因上校點了點頭:“到時,只怕連滑翔機都沒有夠的降落空間了!”
這才是重中之中,如果連滑翔機都無法降落,德軍兩天后就得用石頭與蘇軍對抗了。
“重點還是洛瓦季河防線!”斯萊因上校接著說道:“那道防線可以避免我們與蘇聯人陷入這愚蠢的拉鋸戰和消耗戰里!”
“問題是洛瓦季河防線已經成為過去了,上校!”巴澤爾說:“他們用工程車和積雪把高度差填上了,我們對此毫無辦法!”
會議室里不由沉默了下來。
“或許我們可以請求空中支援!”哈特曼少將說:“斯圖卡轟炸機能把它們炸開的!”
“這或許是個辦法!”斯萊因上校說道:“我們的確可以這么做,但卻沒有意義!”
哈特曼少將不滿的攤了下手,問:“上校,我倒想知道這為什么沒有意義?”
“因為這不是長久之計,將軍!”斯萊因上校很淡定的回答:“首先你要知道,斯圖卡轟炸機很難將整條蘇聯人鋪設在洛瓦季河的積雪精確的炸開。其次,即便我們派出大量的轟炸機用了數不清的炸彈將其全部炸開了……對蘇聯人來說也只是再堆一次積雪或是再派幾輛架橋車上來的問題。所以,你真以為我們應該這樣做嗎?”
哈特曼少將聞言就沒話說了。
“所以!”格哈德贊同道:“我們需要的是長期的,能徹底破壞這些積雪堆積甚至能讓蘇聯人無法再次使用這種戰術的方法!”
“是的!”斯萊因上校說:“可是我們做不到!”
“或許我們能做到!”秦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