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也是這意思。
這有點像是武器裝備的生產,在大批量生產之前要謹慎再謹慎,或者也可以說盡量發現某些不足然后將其改正,否則,帶著缺點進入批量生產程序……改正所帶來的損失就大了。
小批量生產偽鈔對實驗室來說根本不是什么問題,兩天后一捆高仿真的偽鈔就擺在了科赫上校的辦公室里。
“我們要把它們送往哪里?”科赫上校說:“或許,我們應該先把它們送往北非試試,我是說……讓利比亞人或是埃及人使用一段時間,看看是否能騙得過英國人!”
“不!”秦川回答:“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目的并不是把這一捆偽鈔花出去,而是想知道它們有什么缺陷,或者也可以說,它們是否能騙得過那些專業人員!”
“你的意思是……”
“瑞士銀行!”秦川說:“當然,瑞士銀行只是第一步,瑞士銀行不算專業,更專業的生產英鎊英國銀行。所以檢驗應該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瑞士銀行,如果能騙得過它,下一步就是倫敦的英格蘭銀行!”
科赫上校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如果讓他們發現了……”
“發現了對我們也沒什么損失不是嗎?”秦川說:“如果說有什么損失的話,那就是給他們提了個醒,而我們就要考慮這些玩意到底是在哪里還有缺陷了!”
想了想,科赫上校就點了點頭:“早發現比遲發現好!”
說著科赫上校就不再遲疑了,讓助手把那捆偽鈔裝進皮箱里帶往瑞士銀行。
為了使那些偽鈔看起來不致于那么明顯,科赫上校還交待專業人員將這些偽鈔折騰得看起來有些陳舊,然后再由飛機空運至瑞士交給情報人員處理。
當然,他們不會傻到讓情報人員直接去瑞士銀行兌換,而是讓情報人員以商人的身分……事實上許多情報人員本身就是商人,然后再通過有生意往來的貿易伙伴進行兌換。
兌換的理由有很多,比如需要去法國做生意于是需要法郎,或者是要去美國需要美金。
當然,這些兌換的整個過程都是德國情報人員的監視之下。
然后情報人員的報告就一個個從瑞士發了回來:
“成功兌換法郎!”
“成功兌換美元,他們沒有發現任何問題,至少目前是這樣!”
……
這個消息讓法蘭克福辦公室大為振奮,于是幾周后,就像秦川說的那樣,他們又通過情報人員將幾捆偽鈔輾轉送到英國。
之所以需要幾周,是因為此時的英國已經在德國的封鎖中,雖然是在德國潛艇的封鎖,但德國人自己也不方便直接飛往英國,他們必須繞道至英國的殖民地比如印度、奧大利亞等,然后再送往英國倫敦這樣才不至于引起英國人的懷疑。
而就在偽鈔還在路上的時候,海德里希的死訊就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