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蘇聯人!”秦川說:“我們都知道蘇聯軍隊通訊設備落后協同能力很差。是的,他們或許的確會讓44集團軍來補這個空隙,先不說他們能否及時趕到,就算他們趕到了……我們集中力量突破第44集團軍的防線也不是難事!”
會議室里的軍官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他們與蘇軍作戰已經有些年頭了,知道蘇軍的確有這些毛病。
“我還有一個問題!”亞當上校又說道:“我們知道,克里木半島因為冰雪融化和春雨的問題,道路一直泥濘不堪,這會使機械化部隊很難快速前進,如果被困……我們的主力部隊就會被包圍在狹窄的刻赤半島內無法脫身,這會給我們集團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上校!”秦川回答:“這個問題……蘇聯人應該幫我們解決了!”
“什么意思?”亞當上校疑惑的望著秦川。
“我相信蘇聯人的這次進攻不是突然發起的,而是準備了一段時間!”
“是的,當然!”亞當上校說:“他們當然計劃好的!”
“所以……”秦川說:“你認為他們會做什么準備呢?”
亞當上校不由“哦”了一聲,接著就明白秦川這話的意思了。
“上尉是對的!”曼施泰因說:“為了能讓坦克投入到前線,同時也為了能保證前線的補給,他們會在刻赤半島上修路!”
頓了下,曼施泰因就接著說道:“蘇聯人把三個集團軍放在前面,內部數十公里只有一個集團軍。只要我們速度足夠快,攻擊力足夠強,就可以沿著他們的補給線一路進攻至刻赤港,我們可能都不需要補給,因為那就是蘇聯人的補給線,一路上都用不完的燃油、彈藥和食物!”
德軍軍官們不由紛紛點頭,他們當然不會拒絕這個計劃,這正是他們一直都期待的閃電戰,只是之前找不到發動閃電站的機會而已。
“干得好,上尉!”曼施泰因對秦川點了點頭:“很好的計劃!你說得對,我們只想著擋住敵人的進攻,卻沒看到進攻的機會就在眼前。如果我們打不贏這場仗的話,那就是第11集團軍和我……太無能了!”
不知道是誰開始的,會議室里響起了一片掌聲。
只有秦川自己知道,這功勞其實不能算他的……史上的這一仗蘇軍也像現在這樣發起猛烈的進攻,但德軍的防線左右兩邊不均衡,右翼也就是南面靠海部份是克里木半島另一個重要的港口弗奧多西亞,所以這里由戰斗力強的德第30軍駐守。左翼由戰斗力差的第42軍駐守(注:德第42軍主要由羅馬尼亞部隊組成)。
于是,戰斗自然而然的就發展成了:蘇軍在左翼勢如破竹而在右翼卻是寸步難行,兩翼交錯開來很快就形成了一個致命的空隙。
如果蘇軍是由托爾布欣指揮,那么這個問題可能就不會出現,畢竟蘇軍有太多的兵力可以調動。
但蘇軍的克里木方面軍的指揮部卻是由一個平庸的司令員(科茲洛夫),一個對軍事一無所知卻又霸道、頻頻插手干預的政委(梅赫利斯)和一個同樣是毫無經驗甚至可以說是梅赫利斯的跟屁蟲參謀長(韋奇內)組成,于是悲劇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