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蘇軍愚蠢的舉動當然就是飛蛾撲火,沖上來沒幾下就被德軍打倒在血泊中。
德軍士兵分成幾個部份分別朝車站各個方向涌去,他們需要在最快的時間里解決戰斗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
第一步兵團負責的是倉庫。
對于火車站來說倉庫永遠都是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它存儲著大量軍需物資,甚至一些空置的倉庫還做為散兵的臨時宿舍。
這一點秦川等人很快就認識到了,因為他在跨過鐵軌奔向目標時就遭到對面蘇軍火力的阻擊。
“迫擊炮!”秦川大聲命令:“三連火力掩護,一連、二連從兩翼沖過去,注意利用火車掩護!”
“是!”秦川手下的幾個上尉應了聲,然后就各自帶著自己的部下做好戰斗準備。
隨著“轟轟”一陣迫擊炮的爆炸聲,三連士兵就從藏身處冒出頭來朝對面“嘩嘩”的打出一排排子彈。
雖然這是在黑夜基本看不到目標,但MP43打出的密集子彈還是能將對面的蘇軍壓得抬不起頭來。
秦川一揮手,分布在兩翼的一連、二連就端著槍朝蘇軍包抄上去。
二連連長就是毒蛇庫恩,有很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危急時刻也總能保持冷靜……從這方面來說,一名指揮官的需要的東西與狙擊手是差不多的,所以庫恩也會是一名很好的指揮官。
一連連長是個叫里夏德上尉,從簡歷中秦川知道他是個參加過一戰的老兵。
確切的說,里夏德也不能說參加過一戰……因為他剛上戰場不久德國就投降了。
用里夏德的話說,就是:“我似乎就是被派上去向敵人投降的,沒有殺過人、沒有打過仗,如果不是朝一根爛木頭開了兩槍,我或許還會成為一個沒開過槍就成為俘虜的士兵!”
“這并不是一種榮耀!”里夏德說:“但我把它記在了心里,我希望能把這些恥辱還給那些將《凡爾塞條約》強加在我們身上的人!”
那一年里夏德才16歲,現在已經40歲可以算是個老兵了,但身體素質比起年輕人來依舊不惶多讓,這歸功于他這么多年來從未放棄過煅煉。
兩支部隊一左一右的分散開來,依靠著火車的掩護在子彈和炮彈間向前躍進,很快就逼近了蘇軍防線,然后打出一通50MM迫擊炮炮彈之后,就端著MP43沖了上去。
對面只有槍響卻沒有子彈朝這邊打來,于是秦川就知道一連、二連已經成功的突破了蘇軍的防線。
“上!”秦川一揮手,就帶著負責火力掩護的三連沖了上去。
訓練有素的德軍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了,甚至就連每個步兵往哪個位置展開要掩護哪個單位都有明確的規定,這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刻板,但在戰場上卻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