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163?”
秦川當然知道Me163是什么,但在此時,他就應該表現成不知道。
“簡單的說!”康拉德回答:“它就是一款火箭動力飛機!”
秦川不由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說,你們想把V1的動力應用到飛機上?”
“可以這么說!”康拉德點了點頭:“為什么不呢?它造價便宜而且飛行速度很快,時速達到950公里,比我們現有的戰機都要快得多!”
“可是你想過它的缺點嗎?”秦川問。
“當然想過!”康拉德回答:“所以我們才要試飛,并把這些缺點解決掉!”
這款Me163應該說德國的一種嘗試,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奈。
因為,德國在中后期資源和生產力嚴重不足,也就是后方工業生產出來的裝備趕不上前線的消耗,于是德國就希望能生產出一種廉價的、生產周期短的、性能還相當不錯的戰機。
從V1導彈以及有人試飛那得到啟發,德**工就考慮:為什么不把V1導彈改造成一種戰機呢?
想法的確很好,因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可實用的同時也是投入實戰的火箭動力發動機,但它固有缺點卻決定了它在戰場無法發揮多大的作用。
“你剛才說它的缺點?”漢娜疑惑的望向秦川:“你只剛聽說,甚至都沒見到它的樣子,你怎么能知道它的缺點?”
“因為它的缺點太明顯了!”秦川回答:“難道你們忘了我們需要多長時間為V1裝填燃料嗎?而當我們發現敵人機群時就該馬上升空起飛攔截而沒有那么長的時間做準備!”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克服!”康拉德邀著秦川走向另一邊,回答道:“我們對它的定位是截擊機,也就是布署在敵人機群有可能出現的路線上……因為它十分廉價,所以我們可以能做到這一點!”
從某方面來說康拉德說的還是正確的,因為量變就會發生質變,數量一多能發揮的作用就不一樣了。
“然后呢?”秦川問。
“然后……”康拉德說:“就像其它飛機的作戰一樣,飛行員可以用機槍、機炮將敵人的飛機打下來!正如之前所說的,它的時速高達950公里,這使它在空戰中占有很大的優勢!”
“是嗎?”秦川反問。
“為什么不呢?”康拉德滿臉疑惑:“漢娜試飛后沒有在這方面發現問題,是嗎,漢娜?”
“是的!”漢娜贊同道:“如果說有什么問題的話,就是起飛那一刻,短短九十秒時間爬升到9000米高空,巨大的過載幾乎使我昏迷!”
“你們打算為它裝備什么武器?”秦川問。
“MG151重機槍,或者是MK108機炮!”康拉德回答。
“射程是多少?”秦川又問。
“四百米左右!”康拉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