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蘇聯人想到了一個頗有創意的方式,它們直接將T34坦克開到列車車廂上然后將其固定改裝成炮塔。
于是,那炮塔實際上不是炮塔,每一個炮塔都應該視作是經過加強的T34坦克,在其裝甲前甚至還有30MM厚的鋼筋水泥加強……蘇聯是寬軌列車,內部空間要比德國裝甲列車大得多。
“我們可以把它的鐵軌炸掉!”奧爾布里奇上校說。
“好主意!”斯萊因上校表示贊同。
接著他們很快就制定了一個進攻計劃。
這個進攻計劃其實很簡單,不過當然需要各兵種的配合,不過這一點對德軍來說幾乎就沒什么難度。
首先是空軍的轟炸機先將蘇軍裝甲列車逼回去……這一點并不困難,六架“斯圖卡”轟炸機在天空盤旋輪番俯沖轟炸,裝甲列車不得已只能暫時躲回掩體里。
不過轟炸機不能長時間在低空盤旋,蘇軍的防空火力不會允許它們這么做……一般情況下港口城市的防空火力都不弱,卡拉奇也不例外。
接著德軍就發起了一次沖鋒,迫擊炮手在坦克和步兵的掩護下進入合適的位置將炮彈一堆堆的砸向預估是裝甲列車的鐵軌部位……火車站附近建筑聳立,遠程火炮很難將炮彈砸往低處狹窄的鐵軌。
“干得漂亮!”斯萊因上校在望遠鏡里看著鐵軌處炸起的一團團煙霧忍不住贊了聲。
但斯萊因上校話音未落,就見裝甲列車又從濃煙中開了出來接著又是一通彈雨將德軍打了回來。
“怎么回事?”斯萊因上校大罵。
“他們肯定也考慮到這種情況了!”秦川收起望遠鏡,回答:“我想,他們預備了好幾條鐵軌!”
“去他媽的!”斯萊因上校狠狠地罵了聲。
“我們可以在轟炸機的掩護下強行突擊!”副官盧卡斯提出了個簡單粗暴的建議:“我是說,如果有轟炸機出現它就退回掩體的話……”
“你以為他們沒想到的這個可能嗎?”奧爾布里奇上校打斷了盧卡斯的話:“裝甲列車會在我們沖上去時突然從掩體里開出來的……那時我們就只有被屠殺的份了!”
奧爾布里奇上校說得對,裝甲列車的優點就在于速度快,德軍步兵和坦克似乎根本就不是其對手,同時地面還硝煙彌漫另外再加上蘇聯人有意制造的煙霧,使德飛行員很難在兩軍混戰的情況精確轟炸到裝甲列車。
“我們是否可以繞過去?”斯萊因上校問。
奧爾布里奇上校翻開了地圖,然后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方案。
“左翼是頓河!”奧爾布里奇上校說:“右翼是頓河的支流,附近唯一的鐵橋已經被炸毀了,除非我們打算渡過那條河……”
渡河雖然是可行的,因為頓河的支流只有一百多米寬,而且水流也不急。
但這顯然也不是短時間內做到的,因為對岸有敵人防守同時德軍還是裝甲師,要把坦克一輛輛的運過去都會消耗不少時間。
德軍沒有那么多時間,因為他們打的是閃電戰,要的就是速度,否則前方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蘇軍在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