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發動機發出怒吼,帶著濃重汽油味及燥熱的尾氣從后方排出,然后隨著一聲“前進”,十五輛坦克就分成三組帶著步兵朝前推進。
或許是因為蘇軍有所恃,所以他們并不急著開火……反正裝甲列車上來就能將這些德國人輕松打退,他們也就沒必要冒險與德國人的坦克炮、機槍等硬碰硬。
但這并不意味著德軍會放過他們。
秦川等人跟在坦克后,一旦發現了有哪個位置有蘇軍壘起來的沙袋和槍口,就會通過坦克后的電話與坦克聯系……
“一點鐘位置,沙袋三百米,沙袋工事!”
然后坦克炮塔就會帶機械齒輪的轉動聲轉向指定位置,花了點時間調整后就會“轟”的一聲,就像是頭大象用盡全身的力氣打了個噴嚏,然后長長的鼻子里噴射出炮彈射向目標,接著蘇軍辛苦的構筑起來的沙袋工事就被炸上了天。
有時目標是建筑內的機槍陣地,有時是反坦克槍陣地……這時秦川發現蘇軍這種坦克槍對德軍的威脅其實并沒有想像的那么大。
原因主要是反坦克槍需要在一百米的距離才能擊穿德軍坦克,在這個距離上反坦克槍那高大的槍座以及粗大的像火炮一樣的槍管很難讓人不發現它。
于是德機槍和MP43總是第一時間就朝它招呼……這時候反坦克槍射手已經很難幸存了,原因是PTRS-41反坦克步槍膛線高、槍體長,總長度有兩米多。
使用這么長的槍會出現什么問題就不用說了……當你位于高處架起這把槍想要瞄準目標的時候,由于槍身太長,這使得槍手不得不高挺出胸膛才能使槍管指向一定角度的目標,這幾乎就是在對敵人說:“開槍吧,我在這!”
所以,反坦克槍射手很多時候連一發子彈都沒能打出就一命嗚呼了,而且還一個接著一個的上……沒辦法,蘇軍沒有其它更合適的反坦克裝備,直到德軍用火箭筒或是坦克炮將其徹底轟上了天。
正在德軍穩步朝前推進的時候,空氣中就傳來幾聲鐵軌的“咔嗒咔嗒”聲,或裝甲列車十分沉重,蒸汽機車行駛起來十分吃力,一陣陣蒸汽噴出的聲音就像是一個巨人在喘著粗氣。
不久聲音越來越大,頻率也稍顯歡快輕松……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裝甲列車要來了。
果然,不一會兒就聽到一陣刺耳的剎車聲,裝甲列車令人恐怖的身影就出現在幾幢建筑之間,因為其太大所以無法一窺全貌,幾個炮塔就像是巨獸的眼睛死死的盯向德軍。
接著,等車停穩后,突然就像是刮起一陣風似的大批的子彈和炮彈就朝德軍傾瀉而來,這其中尤其是那四門76MM坦克炮,射出的穿甲彈使沖上前去的德軍坦克一輛輛的癱瘓在原地無法動彈。
第一隊德軍退了下來,然后裝甲列車就移動到第三個位置也就秦川等人預設的位置……這倒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原本秦川還以為它還會繼續像之前一樣一個位置一個位置的往下移,沒想到它心血來潮直接就到第三個位置。
說時遲那時快,裝甲列車剛停穩還沒來得及開炮,斯萊因上校就一聲令下……建筑內立時就傳來幾聲爆炸并掀起了一片煙塵。
接著,大樓緩緩歪向一邊,速度越來越快,最后轟然倒塌整個覆蓋在裝甲列車上再次冒起了大片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