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川卻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秦川才說道:“將軍,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增援葉爾佐夫卡!”
“為什么?”斯特萊克將軍疑惑的問。
“我認為葉爾佐夫卡不是蘇聯人的主要目標!”秦川說:“他們似乎有意把我們調往那里!”
“你的意思是說……”
“葉爾佐夫卡我們曾經去過!”秦川說:“那里縱橫交錯著許多峽谷,還有干涸的小河床以及溝壑,這樣的地形并不適合坦克這樣的機械化部隊作戰,蘇聯人為什么會選擇從這里突破呢?”
“或許他們是為了能夠從三面實施打擊!”斯萊因上校說:“要知道蘇聯人還有炮艇以及漁船,一旦殲滅了我軍駐守在那的第297步兵師,那么他們的東南方面軍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伏爾加河另一邊運送過來配合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對我軍發起反攻。就像我們與第6集團軍的配合一樣!”
斯萊因上校這話說的有道理,因為德軍在進攻卡拉奇港時用的就是這方法,第21裝甲師從岸上進攻,第6集團軍從河面強渡。
“或許是這樣!”秦川回答:“但蘇聯人卻在這方向用上了飛機,而且數量還不少……這似乎就是在告訴我們,這里就是在他們的進攻重點。這或許不能說明什么,然而,正如之前所說的,葉爾佐夫卡一帶地形復雜不適合機械化部隊運動,蘇聯人難道就沒想過,他們從這登陸上岸很容易遭到我軍反攻嗎?”
聞言幾個軍官不由愣住了。
秦川說得對,葉爾佐夫卡地形復雜機動困難,雷諾克一帶卻地勢平坦,這使得德軍裝甲部十分適合從側翼朝雷諾克發起反攻,而位于葉爾佐夫卡的蘇軍坦克甚至還寸步難行只能以龜速和散亂的陣形應戰。
“少校,你是說蘇聯人是有意把我們調到葉爾佐夫卡方向?”斯特萊克少將問。
“是的,將軍!”秦川回答。
“少校!”奧爾布里奇上校笑著說道:“你把蘇聯人想得太聰明了,如果他們是美國人、英國人,那么或許會用這樣的欺騙手段,但是蘇聯人……”
軍官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蘇聯軍官就別說欺騙了,一直以來都是被德**官耍得團團轉。
但是……正因為這樣,蘇聯人一旦用一點手段,就很容易讓德軍上當。
斯特萊克將軍又問了句:“少校,如果蘇聯人的目標不是葉爾佐夫卡的話,你認為會是什么地方呢?”
“科特盧班!”秦川指著地圖說道:“那是我們防線的中點,然后沿著公路往南,直至國營農場一路平坦……這不僅適合裝甲部隊突破,而且還會將我們全都包圍在科特盧班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