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同志!”幾小時后,迫不及待的等著消息的斯大林就拔通了指揮部的電話:“反擊情況怎么樣了?”
正焦頭爛額的朱可夫想了想,就回答道:“斯大林同志,我們一直在進行艱苦的交戰,但效果不太明顯;我軍最遠突進了五公里,但是遭到了德國人的反攻,我軍現在大部份只前進2到4公里!”
“這就很不錯了!”斯大林對這個結果感到很滿意,因為他知道德國人在科特盧班的防御縱深只有七公里。
那么,如果按今天這種進攻進度的話,用不了幾天就能將科特盧班以東的德國人包圍了。
但斯大林沒想到的是,打仗并不是說今天能前進兩公里明天也可以。
只有朱可夫才知道,今天這一仗可以說消耗了蘇軍絕大部份的能量,如果今天把仗打成這樣的話,幾乎就意味著往后也不會有進展,甚至還有可能會被德軍打退。
頓了下,斯大林又問了聲:“進攻受阻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時間不夠!”朱可夫回答:“部隊沒有來得及充分做好進攻準備,沒有很好的進行炮兵偵察和查明敵人的火力配置。另外,敵人航空兵掌握了制空,這使我軍十分被動!”
朱可夫這話說得很有藝術。
他說的的確是實話,因為時間、制空權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偵察不足、準備不足……但如果說得更簡明厄要些,就是他在指揮方面上了德國人的當讓第16坦克軍跳進了德國人的陷阱而損失慘重。
當然,朱可夫是不會這么告訴斯大林的。
斯大林沒有猶豫,下令道:“繼續沖擊,我會給你派去更多部隊!”
這個更多,就是后續還有三個集團軍,也就是除了近衛第1集團軍之外,斯大林陸續又組織了三個集團軍總兵力二十萬人投入這場對科特盧班的進攻。
而這包括近衛第一集團軍在內共二十八萬人的兵力,將會在未來的七天里對德軍防線發起像潮水般的輪番進攻。
不過朱可夫在聽到這個消息時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就像他所說的,他需要的是飛機、坦克以及彈藥補給,更多的部隊無法改變這場戰役的結局,只有蘇軍越來越多的傷亡。
另一方面,德軍的確也受到蘇軍這種攻勢的影響。
首先就是補給。
保盧斯原本已計劃好馬上就要對斯大林格勒發起總攻,但朱可夫在北線發起的猛攻使德軍不得不消耗掉辛苦儲存起來的彈藥,而且這種消耗可預期的在將來不會減少還有可能增加……于是進攻斯大林格勒的計劃就擱淺了。
其次是在兵力。
第14裝甲集團軍原本是進攻斯大林格勒的主力,但現在卻因為蘇軍在北部發起猛烈的進攻而不得不調往北部戰線。
第14裝甲集團軍司令維特斯海姆甚至在蘇聯人這種源源不斷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面前心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