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其實都不是維特斯海姆少將能做主的,他們還要向保盧斯匯報。
就像所有人想像的那樣,保盧斯也同樣沒有反對的理由。
于是當天傍晚,第21裝甲師就從斯大林格勒撤了出來,上去接防的就是第60摩步師。
然后換防時秦川就與施塔格少校說了上回差不多的話,最后再祝施塔格少校好運。
好長一段時間,秦川一想起施塔格少校臉上那種生無可戀的苦瓜臉就想笑。
不過其實施塔格少校沒什么好抱怨的,如果他知道第1步兵團被調回二線不是休息而是有更重要、更危險的任務的話,他心里也應該平衡了。
第21裝甲師被安排在斯大林格勒西郊的一個營地里休息。
幾乎所有人都是一趕到營地就像死人似的栽倒在地埋頭就睡……他們已經有太長時間沒能安心的睡上一覺了,盡管這西郊也不能說有多安全,偶爾還是有幾發炮彈打到營地附近,但這與斯大林格勒城內連敵人的鼾聲都能聽得到的情況比起來是好太多了。
秦川卻沒能像他們那么幸運,他還必須與斯特萊克將軍等人制定出第二天的進攻計劃。
“這片區域不是蘇聯人的重點防御方向!”這個計劃是由斯特萊克將軍負責的,所以他已經讓人去偵察過這一帶:
“根據我們偵察到的情報,他們大慨只有一個團防守這片區域!”
這并不奇怪,原因是這一帶是屬于中間地帶。
所謂的中間地帶,指的就是斯大林格勒北部工業區與南部主城區之間的地帶。
這片地區相對于其它地方來說地形較為復雜,一個海拔102米的馬馬耶夫山崗,北面是深邃的班內峽谷,南面則是克魯托伊和多爾吉沖溝。
(注:沖溝指的是大雨時,高地低處水量大具有較大的能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深數米、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溝壑。)
就像之前所說的,蘇聯是計劃經濟,其工業和建筑總是能會更好、更有規律的規劃,于是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就有意避開這片中間地帶。
這產生的結果就是這一帶建筑較少,大多都是一些平房或是谷倉之類的。
而蘇軍又是以建筑為依托與德軍混戰,于是駐守在這里只有的部隊只有一個團。
很明顯,此時的蘇聯人還沒有意識到這片區域的重要性。
“拿下火車站、學校和機場后,我們必須守住它們!”秦川指著地圖說道:“因為它們是我們的后勤補給線,否則攻上馬馬耶夫崗的我們就將會被蘇聯人包圍!”
“當然!”斯特萊克將軍點頭說道:“第2步兵團負責駐守火車站、學校以及保護后勤運輸,第3裝甲團負責機場!”
斯特萊克將軍的這種分配是有道理的,因為火車站和學校有更多的樓房,這些樓房都需要步兵駐守,而機場更開闊適合裝甲部隊作戰,同時第3裝甲團還需要為第1步兵團進攻馬馬耶夫崗提供火力!
對此秦川沒有疑問,他只補充了一句:“將軍,我希望我們能像蘇聯人那樣占領這些建筑,我的意思是……除了建筑之外,還有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