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戰斗準備!”利瓦科夫大聲下令。
但話音未落,背后冷不防就一槍托砸了上來將利瓦科夫砸暈了過去。
“他簡直瘋了!”動手的蘇軍士兵揚了揚眉,對其它蘇軍士兵說道:“同志們,不能撤退也無法抵抗,這樣下去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打算投降了,你們呢?”
蘇軍士兵們猶豫了下,然后就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這樣的事其實就差一個人帶頭。
不過蘇軍士兵很快就發現他們上當了,因為動手的那個“蘇軍士兵”與他們一起投降后,很快就跟說著德語跟德國人交談甚歡,彼此還相互遞著煙。
“他是德國人!”這時蘇軍士兵們才恍然大悟,腦海里想著一個詞:勃蘭登堡部隊。
這的確是勃蘭登堡部隊。
一般情況下,德軍是不會把勃蘭登堡部隊投入一線作戰部隊的,因為這種善于偽裝欺騙敵人的部隊更適合敵后作戰或是搜集情報,用于一線作戰就是一種浪費。
但現在的情況略有不同,因為德軍需要迅速奪取一路前往馬馬耶夫崗的建筑設施乃至地道,然后才能以這些建筑及地道固守該處保障馬馬耶夫崗的后勤。
而要做到這一點,非得勃蘭登堡部隊出手不可,否則蘇聯人守住的地下設施是很難短時間內攻破同時也會給馬馬耶夫崗的后勤帶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火車站十分順利,只是混進了兩個勃蘭登堡隊員就將蘇軍騙得全體投降……當然,這有一部份是德軍的數量以及斯大林第227號命令的功勞。
第二站是學校。
學校的駐軍較多,足足有一個營。
這是由第六學校擁有幾幢又高又堅固的鋼筋水泥建筑決定的,這些建筑只需要稍稍改造下,比如在墻壁上開幾個射孔、在頂樓架上幾門迫擊炮,很快就能將其改裝成一座堡壘。
但這些顯然無法阻擋德軍的空中加地面的立體攻擊……幾架戰機飛至上空對樓頂一陣掃射再投下幾枚輕型炸彈,很快就將蘇軍布置在樓頂的炮兵和狙擊手壓制住。
接著坦克掩護著步兵就朝大樓發起進攻,步兵進入樓房后就一間接著一間、一層接著一層的與蘇軍爭奪。
這樣的爭奪沒有進行太久,原因與之前類似,這里的蘇軍混進了許多勃蘭登堡部隊的士兵。
這些勃蘭登堡部隊的士兵是從地道開始與德軍同時發起進攻……德軍在外進攻吸引蘇軍的兵力和注意力,勃蘭登保部隊乘勢占領了地下工事。
沒有地下工事互相支援,剩下的蘇軍對付起來就容易多了。
不過這些就不用秦川等人擔心,它們是第2步兵團的責任。
第5裝甲團和第1步兵團則幾乎沒有停留的繼續推進,坦克“隆隆”的撞開了學校的圍墻,再推倒圍墻后的一幢矮房,沿著無人防守的一段街道前進了幾十米,往左一拐……又再次推倒一幢圍墻闖了進去。
眼前視野一片開闊,遠處并排著十幾個跑道,于是士兵們就知道已經順利的進入第三站……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