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來,蘇軍在進攻中已經損失了兩千余人。
“我們或者可以在夜里進攻!”赫魯曉夫說:“我是說武裝泅渡并發起偷襲!”
葉廖緬科搖了搖頭,說道:“武裝泅渡能帶過去的只有輕武器,他們怎么突破敵人的碉堡工事?何況在沙洲上的這些德國人訓練有素,我們很難不被他們發覺……一旦暴露了,那又會遭受一次慘重的損失!”
“這些都是值得的不是嗎?”赫魯曉夫回答:“為了斯大林格勒,冒險,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
葉廖緬科想了想,沉重的點了點頭同意了這個方案。
于是一次夜襲就在赫魯曉夫的指揮下發動了。
應該說赫魯曉夫這個建議還是有些道理的,這其實也是在鉆德軍兵力不足的空子……兵力不足在白天問題還不很大,因為躲在碉堡里的他們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到河面上蘇軍從哪個方向進攻并進行兵力的合理調配。
但是在漆黑的夜里,而且蘇軍還是武裝泅渡,德軍除非是人人都睜大眼睛盯著河面,否則很難面面俱到。
事實上,德軍士兵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白天進行了一整天的戰斗,夜里他們需要休息,否則用不了幾天他們就會被拖垮了。
不過很幸運,這一次又讓葉廖緬科給猜中了……訓練有素的第一步兵團精銳,他們布下的防線當然不會這么容易就被偷襲滲透。
方法就是地雷。
防止敵人偷襲的方法其實一直都是地雷,這也就是部隊扎營之后到了夜里總要在周圍布下地雷封鎖陣地的原因之一,因為它爆炸的巨響就是在告訴守軍敵人從哪個方向偷襲。
這一次也不例外,第一步兵團在沙洲上預防蘇軍夜里偷襲的措施還是地雷。
問題就是……沙洲周邊到處都是半水半沙的潮濕地,不管是木殼雷還是普通地雷布設在其中都很可能會因為受潮而失去效用。
另一方面,用普通方法布設地雷還不一定有用,敵人只需要派幾個有經驗的工兵走在前頭,一邊往前移一邊用刺刀試探,還是有可能穿過雷區滲透進防線。
德軍士兵的布雷方法當然就不是這種“普通方法”。
事實上,他們布雷不是埋在沙灘里而是“埋”在水里的,德軍士兵們稱它為“水地雷”。
方法十分簡單,就是用防水袋將木殼雷連同一些石塊裝上再扎緊袋口,然后沉進周圍水域就可以了……防水袋在蘇軍的倉庫里就有許多,它是蘇軍用來保證儲存在地下倉庫里彈藥不受潮的。
至于要在里面裝上一些石塊,那就是為了使它能夠沉入河底。
當然,在做這些時必須小心,因為將地雷裝進防水袋時已處于啟動狀態,而且蘇聯人木殼雷的做工還十分粗糙,有些過于靈敏的,一不小心就會在手里爆炸了。
所以,這時候士兵們其實更喜歡鐵殼雷,因為它甚至都可以省掉加石頭這一步,直接裝袋子里就會沉,你要做的只是盡量多排掉一些袋子里包裹著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