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德軍越戰越勇,一天之內就拿下了兩條街步步進逼中央渡口,甚至在馬馬耶夫崗方向,德軍也成功的殺入了機場防線與蘇軍展開激烈的戰斗……
應該說,馬馬耶夫崗方向的蘇軍受沙洲失守的影響最大,因為在沙洲失守后,防守馬馬耶夫崗已經成為一種沒有意義的、不必要的戰斗。
這些都不需要秦川關心,他想知道的就是什么時候才能得到另一批援軍,畢竟一百多人防守沙洲在兵力上還是捉襟見肘。
但傳來的消息卻是不容樂觀。
“敵人加強了河岸的防空!”亞歷山大在步話機里回應道:“同時我們基地周圍還出現了許多可疑人員,我相信那是蘇聯的偵察人員或是情報人員,只要我們直升機一升空,他們馬上就會有所準備!”
秦川知道這招的歷害。
蘇軍或許因為無法預知直升機的飛行路徑而無法做準備,但有句話叫“萬變不離其宗”,這些直升機最終的目的地都是沙洲,所以蘇軍根本就不需要做其它準備……他們只需要用防空火力控制沙洲上方的空域也就可以了。
而這一點又是很容易做到的,沙洲距離東岸只有三百多米,隨便幾挺高射機槍、幾門高射炮就能從東岸輕松的封鎖這片空域,更何況索降時直升機還需要懸停幾分鐘……那時直升機只怕連人帶機全都無法生還。
所以再次索降是肯定行不通的,必須尋找其它方法。
“過兩天這個問題或許就能解決了!”亞歷山大說:“因為我們有支部隊已經打到了距離伏爾加河只有幾十米的位置!”
秦川應了聲,但對此卻并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因為幾十米對于斯大林格勒來說可不是“一點距離”,因為德軍的前進速度有時都要以米甚至是尸體的數量來計算的。
就在這時,碉堡外面突然傳來了一聲爆炸。
這聲爆炸明顯與炮彈的爆炸聲不同,它的位置在沙洲附近,同時還是沉悶且帶著水聲,顯然是有人觸發了“水地雷”。
秦川立即放下電話貓著腰沿著交通壕跑到了爆炸傳來的方向。
庫恩帶著幾名士兵已經先一步到達了那里架起了槍,秦川下令:“照明彈!”
“騰!”一發照明彈升到了空中,原本漆黑的河面立時就被照得一片雪白,河水里正有一隊蘇軍利用漂浮在河面上的木船殘骸碎片以及死尸做掩護希望躲過德軍的眼睛。
但他們的這個努力顯然是徒勞。
原因是爆炸處已漂起了一抹鮮紅,同時水下還有一陣撲騰,顯然是被炸傷的蘇軍士兵正在忍痛掙扎。
“迫擊炮!”秦川下令。
打出去的是50MM迫擊炮,一排炮彈過去馬上就將十幾名蘇軍士兵從水里炸了出來。
蘇軍士兵見躲不過去,只好大喊一聲從水里跳了出來朝德軍陣地發起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