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桶運輸對補給來說就比較簡單,畢竟補給是不需要空氣的,只要將彈藥和槍械之類的裝進油桶里密封上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裝太多東西導致它沉到河底浮不起來了。
裝運一名士兵就比較麻煩,問題在于人需要空氣,同時又不敢保證油桶在河里始終保持一端向上平衡著在河里漂流……但這個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方法就是在油桶底部裝一些彈藥并且用隔板固定在底部。
這樣一來即便是人鉆進去有些動作,也因為重心較底使油桶就像個不倒翁似的始終豎直的立在水中,然后上方的油桶蓋再開幾個小孔供呼吸就可以了。
當然,伏爾加河水流較為平緩也是這方法成功的條件之一,否則在湍急的水流里油桶很有可能會被打翻在水里翻滾。
不過水流平緩可以說是好事也可以說是壞事。
好事就是更安全。
壞事就是從雷諾克飄到沙洲需要更多的時間……伏爾加河平均流速大約每秒2米,雷諾克在河道上與沙洲的距離無法準確計算,只能用雷諾克到斯大林格勒中央渡口的距離21公里計算,一乘一除,最后得到從雷諾克飄到沙洲大慨需要三小時。
“三小時?”秦川沒想到需要這么久,他忍不住問了聲:“他們能行嗎?”
“這不是問題,少校!”亞歷山大回答:“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個好方法,就像在陣地潛伏三小時一動不動,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秦川點了點頭。
其實秦川知道這任務不會像他們說的那么輕松,這一方面是因為油桶要從敵人眼皮底下漂過,還有許多其它未知的危險,另一方面則是油桶雖然能在水里直立,但卻不可避免會打轉,這可跟在陣地上潛伏三小時完全不同,沒轉幾下就頭目眩了,尤其如果會暈船的人……在油桶里吐出來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因為只要一個人有動靜被蘇軍發現了,其它人包括補給在內都會有危險。
但德軍士兵的戰斗精神和意志那是沒話說,他們雖然知道這其中的危險,還是毅然決然的參與到這個計劃中。
第一批油桶在夜里十點被運到伏爾加河中間偷偷放下,一共一百五十桶,其中一百桶里裝著人,五十桶里裝著彈藥。為了方便打撈,這些油桶是每十桶用繩索捆綁在一起,也就是只要勾住一個就會帶起一串。
然后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著。
實際上也不能說是等待,兩頭都著手做了些準備。
在秦川這邊,就是準備好信號彈以及魚網、長桿之類的東西便于撈起流經沙洲的油桶,秦川甚至還組織了一支水性好的打撈隊準備打撈距離較遠的油桶。
亞歷山大那邊,就派出偵察機在伏爾加河上空偵察,如果發現有蘇軍漁船的話,馬上就派出戰機進行轟炸、掃射、驅離……德空軍平時也是這么做的,只是今晚特別。
因為亞歷山大擔心蘇聯人發現這些油桶后會對其進行打撈……蘇聯人很缺油,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所以他們會這么做一點都不奇怪。
后來才知道的確發生了這樣的事,一串油桶被一艘蘇軍漁船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