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葉廖緬科對德軍已經得到增援的情況一無所知,第二天天色一亮果然就對沙洲展開了新一輪的進攻。
理論上說,蘇軍在夜里進攻會比在白天進攻更有優勢。
因為至少蘇軍就不用擔心頭頂上德國空軍的騷擾。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事實是蘇軍素質和組織能力都很差,尤其是還要搭建浮橋,葉廖緬科自認無法組織這樣的進攻,或者也可以說,如果在夜里組織這樣的進攻所遭受的損失,只怕會比白天冒著敵人戰機的發起進攻的損失還要大,于是葉廖緬科就放棄了這樣的想法。
它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對的也可以說是錯的。
說它是對的,是因為蘇軍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葉廖緬科是有自知之明。而且從嚇廖緬科的角度來說,他認為第二天有足夠的把握拿下沙洲,于是就不急于在夜里發動進攻。
說它是錯的,則是因為恰恰是在這一晚,德軍就通過油桶得到了增援和補給。
其結果就是,蘇軍在第二天發起進攻時愕然發現德軍的火力比昨天要嚴密許多,即便是蘇軍已經投入了空軍與德國空軍在沙洲上空爭奪制空權或者也可以說是騷擾。
“葉廖緬科同志!”負責進攻的葉菲姆科夫少將向葉廖緬科報告道:“德國人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脆弱,他們的火力甚至超過了昨天!”
“你是什么意思?”葉廖緬科反問。
“我是說……德國人可能得到了增援!”葉菲姆科夫回答,這是他在戰場上的直覺。
“那么你告訴我,葉菲姆科夫同志!”葉廖緬科反問:“德國人怎么得到增援?”
“我不知道!”葉菲姆科夫回答:“但這很明顯,他們幾乎補上了所有的火力缺口,而且子彈十分密集,昨天我們還能攻到鐵絲網,今天在近灘就被壓得無法動彈了!”
“那只是你的想像,葉菲姆科夫同志!”葉廖緬科怒吼道:“德國人被我們圍困在沙洲上,根本無法得到增援,他們只會越打越少!繼續發起進攻,明白嗎?不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是,葉廖緬科同志!”葉菲姆科夫無奈的回答。
葉廖緬科掛上電話后就搖了搖頭,埋怨道:“他們總是把敵人想像得太強大了!”
赫魯曉夫對此表示同意,他說:“看來我們得派一名政委去督戰了!”
顯然,葉廖緬科和赫魯曉夫都認為德軍無法得到增援,所以蘇軍勝利在望,至少在沙洲這部份是如此……德國人總共才只有兩百人,就算這樣用傷亡磨下去,也能把沙洲這兩百人給磨光了。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戰斗從凌晨打到夜色來臨,蘇軍除了在河面上留下一堆堆的尸體外沒有任何進展。
而另一方面,來自斯大林格勒的告急卻不斷的飛往東南方面軍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