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高層對此會不屑一顧有他們的道理。
這一方面是因為德軍戰斗力普遍高于蘇軍,一般來說,蘇軍一個集團軍的戰斗力只相當于德國一個滿編軍,蘇軍的一個軍大致相當于一個德國師。
這樣一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兩端的側翼只要分別擺上一個軍的機械化部隊就足以抵擋蘇軍一個集團軍的進攻了。
至于那些仆從國的危機,那只是他們這些在一線的戰斗力弱的部隊而已。
另一方面,則是希特勒從軍情局那得到一份情報,這份情報表明,東線戰場上蘇軍已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預備力量可供其作戰了。
希特勒相信了這個情報,因為他以為蘇聯人在之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已經耗盡了他們的預備部隊。
既然是這樣,那德國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然而……這份情報是卡納里斯提供的。
歷史上有許多人認為卡納里斯是有意向希特勒提供錯誤的情報使其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之前的“肉餡計劃”,再比如在盟軍“火炬計劃”時向希特勒提供了對盟軍有利的情報,甚至還有人懷疑是卡納里斯放走了法國的吉羅將軍,否則吉羅將軍不可能從監獄里逃出。
這些是不是真的無從得知,但至少此時卡納里斯為希特勒提供的這個情報是有誤的,事實是朱可夫已另外集結了一個方面軍也就是西南方面軍做好了反攻的準備。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德國或許還是可以守住兩河防線。
但盟軍方面也開始做出動作配合蘇聯……一方面是大批的物資經日本海運往蘇聯的西伯利亞,然后再通過火車運送到蘇聯前線。
另一方面則是大批的部隊往英國集結,另外還有運輸船、飛機、軍艦等等,甚至在英國本土的美**隊已經超過了英**隊。
而且做這些時美軍毫無掩飾,大多是在德國潛艇的眼皮底下實施的運輸。
這消息一傳到希特勒的指揮部里,希特勒就開始為難了。
美**隊在英國集結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在要法國北部登陸……此時美軍也只有從法國北部登陸這一種可能。
原因是非洲防線與德軍陷入僵持,英、美聯軍無法突破突尼斯海峽于是也就無法從法國南部登陸;從德國北部登陸又毫無疑問的會遭到來自德**民的堅決抵抗也只能做為次要選項。
于是最佳的登陸點就只有法國北部。
想了想,希特勒就下令道:“既然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了,我們就可以把東線的部隊調一部份到法國!”
“可是元首閣下!”參謀反對道:“可是東線的報告是有大批蘇聯軍隊在集結!”
“蘇聯人沒有能力發起反攻!”希特勒回答:“他們只是在虛張聲勢,如果我們被他們嚇住了甚至退兵,那么我們就上當了!”
聞言參謀就沒再敢說什么了,因為他知道,此時的希特勒因為自己在前線的接連勝利已經過份自信了,所以現在說什么也無濟于事。
秦川對這些都一無所知,直到那天下午斯萊因上校打了個電話來。
“少校,隆美爾將軍交待我跟你說一聲,他前往法國述職了。”斯萊因上校說:“他希望將來還有與你一起征戰沙場的機會!”
“將軍被調去了法國?”
“是的!”